AI导读:

本周A股和港股市场震荡调整,但“科技牛”行情有望全年持续。科技创新优势逐步被资本定价,科技股回调带来入场机会。政策持续加码,流动性充裕,资本市场表现佳。沪深300市盈率低,市场处于初期。全球资本流出美股后,A股和港股成估值洼地。

  杨德龙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

  本周A股和港股市场震荡调整,未延续前期涨势,特别是科技股出现获利回吐。但短期的调整不改“科技牛”行情逻辑,有望全年持续。这背后,是我国科技创新优势正逐步被资本定价。前期涨幅大的科技股短期回调,给踏空投资者带来入场机会。

  去年前,资本对中国科技创新信心不足,尤其在高端芯片领域。但Deepseek、Manus大模型等创新成果涌现,改变了海外大模型领先的局面,展现了中国在硬件制造和软件开发上的优势。

  今年,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股看法巨变,多家投行看好中国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的领先。A股AI板块大涨,港股科技互联网巨头为主的恒生科技指数创年内新高,为投资者带来赚钱效应。

  政策面上,去年9月多部委发布重磅政策,全力拼经济政策拉开序幕。此后,每周都有政策发布支持经济复苏。近期两会闭幕,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需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后续政策将持续加码。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择机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和低利率环境。此环境下,资本市场表现佳,A股和港股优质资产价格折扣大,投资吸引力高。

  除了科技股,消费、新能源、红利股、券商股等位置较低。沪深300市盈率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市场处于初期,调整后可能迎来第二波上攻。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是战略目标,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第四大重要产业。

  无人驾驶智能汽车和有一定智慧的机器人本质上区别不大,积极布局机器人的大厂往往是汽车公司,人形机器人上游企业也多为原汽车零部件公司。

  美股今年回落较大,验证了我去年底发布的2025年十大预言的判断。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美联储降息,美元指数回落,美股见顶回落风险加大。全球资本流出美股后,A股和港股成为估值洼地,吸引国际资本流入。

  A股和港股成交量远高于“9·24”前,交投活跃,调整时间不会太长,空间也不会太大。建议投资者坚持价值投资,布局优质股票基金,抓住未来几年机会。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