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事件对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及投资建议
AI导读:
本文探讨了TikTok事件对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分析了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中美关系及政策力度对市场的影响,并提出投资建议,关注欧洲制造业扩张带来的安全类资产及防御类资产。
一、如何看待TikTok事件对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
近期“两会”情绪逐渐平息,市场热度有所下滑。继进出口数据、金融数据公布后,本周四公布的1-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现出“供需分化”特征。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利润增速,利润率不断收缩。结构方面,利润增长较好的多为制造业中游板块,而非终端消费。
市场影响层面,今年整体风险偏好或与企业盈利、政策力度等基本面“分化”,导致市场整体波动加剧。近期市场回调是否结束,以及未来市场风格是否切换,关键在于国内政策力度与中美关系走向,分别对应内需与外需的预期变化。
短期内,中美关系可能对市场造成更大扰动。围绕4月5日TikTok延缓令到期,特朗普可能在关税等方面做出突然妥协,甚至撤回部分关税。若特朗普关税政策放松,带来中美关系短期缓和预期,市场或迎来冲高机会,总量政策力度则会减弱。
从历史新闻来看,特朗普的个人利益是其政策的核心考量。自年初以来,中美关税的核心并非贸易顺差,而是其个人利益。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的成功对其大选至关重要,因此TikTok出售与否,以及4月5日延缓令是其短期焦点。
参照2018年关税经验,特朗普的谈判风格为:先极限施压,如2月-3月加征关税。若无效,则在关键截止时间前妥协,以达成谈判目标。
特朗普3月21日表示愿讨论取消对中国商品关税,3月26日记者会上表示将延长TikTok美国业务监管期限,从4月5日推迟。他强调,美国政府优先推动TikTok由美国企业收购,并暗示若中国政府不批准出售,可能降低关税作为谈判筹码。
当前美方已对关税做出让步。在此基础上,中方在TikTok问题上的表态变化是后续焦点。若中美达成协议,则可能出现元首会晤等事件,推动市场冲高。
政策方面,无论TikTok事件如何发展,都将增强中方信心与政策“定力”。预计4月底政治局会议,不会出现更大力度的消费、楼市等刺激政策。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可能通过逆回购等释放流动性。总量流动性最紧张阶段已过,利好长债反弹。未来不排除降准可能,但大幅降息可能性不大。
二、投资建议
近期市场已调整。伴随中美短期缓和预期,以及流动性宽松预期,市场或再度冲高。但两会后市场核心变量:经济压力与政策“定力”持续,中小市值高杠杆仍存在风险。
因此,当前建议维持“高低切换”策略,回避高杠杆、高估值中小市值科技股,关注欧洲制造业扩张带来的有色、军工、核电等安全资产,以及红利股、债券等防御资产。
风险提示:全球流动性收紧、市场博弈复杂性、政策变化节奏复杂性等。
(文章来源:中泰证券)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