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3500点:市场新动向与投资策略
AI导读:
本文围绕沪指3500点展开,分析市场变化、资本市场定位提升、居民财富迁徙及板块轮动现象,提出长期主义和资产配置是穿越波动的底气,并给出“杠铃策略”投资方向。
7月21日市场的绝对热点,是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基建、电网设备板块全面启动。1.2万亿投资、人类工程史上的壮举、发电量相当于3座三峡……这些关键词之下,它的启动仿佛一个时代的注脚,与资本市场的脉动隐隐呼应。
如今,上证指数再次回到3500点这个意味深长的点位,我们或许该暂时放下日线图上的红绿交错,像观察一条大河的走向那样,看清它奔涌的方向。市场“超预期”重回3500点,情绪如潮水般涌动,每一轮指数级别行情启动并延续的关键,真的是基本面拐点吗?用《金融炼金术》一书中提出的“反身性”拆解,或许会发现不一样的逻辑。
反身性的核心,是两个递归函数:第一,认识函数y=f(x),当投资者形成“某板块基本面即将改善”的共识(x),资金便会闻风而动,驱动人的行为(y),导致股价上扬;第二,参与函数 x=g(y),而股价的上涨和人的行为(y)又会反过来重塑现实(x)。这种信念甚至能反哺基本面预期,于是,原本的预期(x)因股价的变化而被加强或修正。
不难发现,指数大涨并不是一个关于基本面改善何时到来的静态剧本,而是反身性驱动的、预期先行的博弈。本轮行情中,预期的接力棒已传递多轮,从“中特估”的价值重估,到“东升西落”的地缘格局预判,再到“科技自主”的产业雄心,以及“反内卷”的高质量发展转向。这四大叙事仍在发酵,成为支撑市场中枢的深层力量。
3500点对于A股而言,绝非一个普通的坐标。回溯历史,沪指在3500点上方运行的时间占比不足10%。2007年4月,A股首次站上3500点时,市场高呼“黄金十年”;2015年3月,杠杆牛市中,3500点成为资金狂欢的加油站;2021年1月,疫后复苏行情里,它成为“核心资产”抱团的巅峰见证。
今天,当我们再度与这个熟悉的数字相遇,它的底色已悄然改变。过去几年,一个词深深烙印在时代的年轮上——“变局”。而本轮变化的核心,在于资本市场定位的空前提升。“924”以来,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呵护力度空前,从高层“活跃资本市场”的定调,到“新国九条”对投资者回报的强化,制度变革的深度与广度远超市场初期想象。
变化的另一端,是低利率时代的加速邻近与居民财富的迁徙浪潮。当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打破刚性兑付的神话,当存款利率悄然步入“1时代”,当核心城市房产从“永涨不跌”的神坛走下,一场静默但深刻的财富配置迁移正在发生。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例已从21世纪初的近60%显著下降至2022年的47%左右,与此同时,公募基金规模则从彼时的百亿级一路跃升至2024年的30万亿量级。
尽管指数重回3500点,市场内部的温度却冷热不均。复盘今年行情,一个显著特征是,金融行业贡献了主要的年内收益。然而,事情似乎正在起变化。统计自2025年指数突破3500点至今的表现,通信、医药生物、有色金属悄然跻身涨幅前列,而前期风光无限的银行板块则略显沉寂。这种有序的板块轮动与扩散现象,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只要行业底层逻辑没有动摇,终将出现在轮动中的修复与补涨。
面对市场的喧嚣与板块的轮动,长期主义和资产配置始终是我们穿越波动的底气。当下我们知道的是,银行和小微盘指数已经创下了新高,底部的标的也基本得到充分挖掘,因而单纯的依靠风险偏好和估值修复驱动的行情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市场的走向,更需要基本面的持续改善来托举。我们同样知道的是,一旦沪指月线级别站上了3500点,后续大概率还会延伸出一波结构性的行情,孕育着新的投资机会。
市场的走势不断重复着一个朴素的真理:与其预测,不如配置。在这个“资产荒”与“资金潮”并存的时代,不妨继续采用“杠铃策略”拥抱波动:一端是红利的厚重,锚定低估值、高股息的价值品种;一端是创新的光芒,布局新质生产力引领的中国硬科技赛道。这一策略的精髓,在于始终以分散化、多元化的策略应对不确定性,让投资组合在稳健与进取之间取得平衡,从容应对市场风格的转换。
3500点之于A股,如同3500米的海拔之于登山者。这既不是起点,也远非终点,却是回望来路与眺望前程的最佳观景台。驻足于此,我们既能见证金融与中字头等传统行业的估值重塑,也目睹了AI、人形机器人等新势力的破土而出、势不可挡;既能感受到全球地缘博弈带来的料峭寒意,也能触摸到科技自立传递的澎湃暖流。(文章来源:华夏基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