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证综指接近3700点,回顾A股历史,市场周期特征明显。投资者在底部赎回、顶部追高,后知后觉代价大。精明投资者善于利用周期逆势而为,保持乐观心态方能盈利。

  仿佛在不经意间,上证综指最新收盘点位已接近3700点。后续,只需再上涨一个百分点,上证综指将会突破2021年2月18日的3731.69点,创出10年来的新高。

  十年辛苦不寻常。事实上,就在短短4个多月前的4月7日,上证综指下跌7.34%,盘中跌幅一度超过9%。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当时是一个难得的“黄金坑”机会,更没有预料到,接下来的盛夏会如此绚烂,金秋的果实会如此丰硕。

  如果把时间线再拉长一些,2024年初的A股市场,上证综指跌破2700点,市场陷入恐慌状态,在中央汇金大举买入后,尽管市场在接下来几个月内有所回升,但从当年5月下旬开始,市场再度陷入持续调整态势,并在当年9月中旬再度跌破2700点。多位资深基金经理坦言,那一段时间堪称是他们从业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候。

  蓦然回首,俱往矣。不妨回溯A股过往历史,给当下以参考。

  从A股历史行情的演绎看,在34年多的发展历程中,经历过多轮周期。尽管历史行情的演绎缘由不尽相同,但周期特征从未改变。

  从参与其中的投资者看,剧情也是相似的——很多人在底部时噤若寒蝉,不停地赎回资金;在顶部时奋不顾身,持续加注买入。正如投资大师邓普顿所说:“牛市总是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

  万物皆周期。但是,一些投资者并不具备判断周期的能力,往往是后知后觉的。而后知后觉的代价,是超额收益的流失。

  在2005年至2007年的行情中,初期阶段,市场刚刚从低迷中复苏,多数投资者还沉浸在之前的“阴影”中,对市场的上涨持怀疑态度,不敢轻易入场。随着行情不断走强,指数屡创新高,赚钱效应逐渐显现,越来越多投资者被吸引进来。此后,投资者纷纷追高买入,没想到市场很快就飞流直下,短短一年时间,大盘从6124点跌至1664点。

  在2019年至2021年初的行情中,由于2019年是年初跳涨后趋于震荡,不少人并没有意识到已身处上行周期,到了大量投资者蜂拥入市时,已经是2020年7月初的市场跳涨之后,此时距离此轮行情顶点只有半年多时间了。

  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说过,市场是由人构成的,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不是每次都会按照理性出牌,有时候行为会背离理性。

  事实上,市场周期的本质是经济、政策与人性共振的结果,而人性往往是其中最脆弱而复杂的环节,精明的投资者善于利用周期逆势而为——即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过去几个月来,敢于买入的投资者,已经得到了回报。

  在投资的世界里,除了洞悉到周期的奥妙外,还需要面向未来的乐观心态。从根本而言,悲观者或许睿智,但乐观者才是盈利者。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