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消费环境优化方案,助力电子产品消费升级。在AI技术推动和政策催化下,消费电子市场温和复苏,智能手机市场实现反弹。消费电子概念股业绩表现亮眼,机构保持高度关注。


促消费政策出台,消费电子迎政策利好

2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强调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加强汽车、家电、家居、电子产品等领域的标准与品牌建设,特别提到电子产品消费升级。在AI技术推动、政策催化及消费回暖的共同作用下,2024年消费电子市场温和复苏。Canalys报告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连续两年下滑后,2024年实现了7%的增长,销量达到12.2亿部。

年初,商务部等五部门还印发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进一步提振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预测,今年国内手机销量有望达3亿台。

国开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AI技术将开启新一轮创新周期,推动PC和手机换机需求,AI眼镜等新型终端也将迎来机遇,产业链有望实现量价齐增。中国在全球消费电子供应链中的“中国制造”优势显著,加上政策持续发力,为行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和政策环境。

消费电子概念股业绩表现亮眼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中消费电子产业链个股共有95只,2月以来平均涨幅达到12.2%,远超大盘,其中15股累计涨幅超20%,福立旺、致尚科技、慧为智能涨幅更是超过40%。随着消费电子各品类销量回升,多数概念股业绩向好。在已公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的51股中,15股净利润预增,5股预计扭亏,7股预计减亏,整体报喜比例过半。长盈精密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亿元至8.2亿元,同比增长716.78%至856.79%,增幅居首。

机构对消费电子行业保持高度关注,年初以来已有18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华勤技术、国光电器、视源股份成为调研热门,分别接待了216家、109家、74家机构。华勤技术表示,对2025年各业务板块增量充满信心,预计整体业绩将持续增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