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创业板作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已培育一批优质科技企业。宁德时代等明星企业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发展。创业板通过制度创新,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形成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生态圈。

2月17日,记者获悉,创业板权重公司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等企业家在京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这一事件彰显了创业板在民营企业中的重要地位。

日前,中国证监会制定了《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这一政策背景为创业板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宁德时代的发展壮大为例,可以看到资本市场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宁德时代作为创业板上的明星企业,其发展历程正是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典型案例。

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369家,总市值超13万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家数占比约九成,近七成公司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公司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展现出明显的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创业板将继续坚守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使命责任,全方位加大对优质科技企业的包容性、适应性和精准支持力度。这将引导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向科技领域聚集,推动上市公司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

优质科技企业涌现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凭借全球领先的技术突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公司不断发布创新产品,如钠离子电池、凝聚态电池和神行超充电池等,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潮流。

自2009年设立以来,创业板已培育了一批聚焦主业、坚守创新、业绩优良的优质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实力和成长动能,在产业变迁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创业板公司在科研投入上持之以恒,累计总研发投入已近万亿元。板块总体研发强度超5%,高于A股平均水平。这为企业持续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制度“先行先试”

创业板作为资本市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进行了一系列贴近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特征的制度尝试和创新。这些制度尝试为资本市场积累了宝贵的制度建设经验。

创业板施行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首推“小额快速”定向增发机制、首推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等创新制度。这些制度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后续其他板块推行类似制度提供了借鉴。

作为资本市场“增量+存量”同步推进的改革,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统筹推进了一系列基础制度创新。这为后续全面注册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

创新示范带动效应

创业板自设立以来,形成了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内生力量。这推动了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坚定了创新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的信心。

创业板建立了资本与人才激励的坚实纽带,激励科技人才投身创新大潮。众多在各自领域的技术领军人才在创业板成功创业,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创业板市场的发展也推动了创新与资本的正向循环。众多创投机构通过投资创业板公司获得了丰厚回报,进而继续投入新一轮早期阶段投资。这形成了一个支持创新的生态圈,为实体经济输送了更多养分。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