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
AI导读:
中国证监会制定实施意见,强化资本市场功能,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创业板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已培育出一批优质科技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实力和成长动能。创业板还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尝试和创新,为资本市场积累了宝贵经验。
近日,中国证监会制定了《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旨在强化资本市场功能,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创业板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支持科技创新,目前已有136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13万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九成,七成公司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成果显著
自2009年设立以来,创业板已培育出一批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业绩优异的科技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实力和成长潜力。这些企业在产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创业板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已近万亿元,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板块总体研发强度超过5%,高于A股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众多创业板公司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研发合作,并与国际组织或企业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创新。例如,宁德时代在电池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全球领先突破,三环集团的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产品也在技术方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制度创新与先行先试
创业板作为资本市场的“先行先试”试验田,进行了一系列贴近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特征的制度尝试和创新。这些制度尝试为资本市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创业板实施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这是境内资本市场首次在该领域做出的有效探索。此外,创业板还推出了“小额快速”定向增发机制,给予市场主体更大的自主空间。针对新经济企业的特征,创业板制定了行业信息披露指引,提高了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推进了一系列基础制度创新,为后续全面注册制改革积累了有益经验。同时,创业板还实行了更加灵活的股权激励机制,为公司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源聚集与科技创新
创业板自成立以来,通过示范带动效应,形成了支持创新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内生力量。这使得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坚定了创新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的信心。
创业板建立了资本与人才激励的坚实纽带,吸引了众多技术领军人才在创业板成功创业。同时,创业板市场的发展也推动了创新与资本的正向循环,带动了创投机构的成长壮大,并引导其积极投入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
创业板公司在内生发展的同时,还通过并购创新企业或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方式支持创业创新、孵化中小微企业。由此形成了一个支持创新的生态圈,引导资源向高效率、高效益、高成长的领域聚集。
面向未来,创业板将继续坚守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使命责任,全方位加大对优质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向科技领域聚集,推动上市公司提升质量和投资价值,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的高水平循环。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