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科创板企业快速发展
AI导读:
深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不断迭代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2024年,深圳民营企业数量达262.3万户,其中A股上市民营企业286家,数量和市值均位列全国第一。未来深圳还将在能源、交通等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20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王海荣
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透露,深圳一个初创型的民营企业从设立到成长为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平均年限为13.35年,比全国平均水平快了1.05年,展现出了深圳的科创板上市优势。
深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坚持将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城市的最核心竞争力,不断迭代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据统计,深圳已累计推出1500余条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连续4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2024年,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56.2万户,平均每月新增近5万户,累计总量440.4万户,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深圳民营企业数量众多且质量高。2024年,民营企业数量达262.3万户,其中A股上市民营企业286家,市值5.1万亿元,数量和市值均位列全国第一。此外,深圳还拥有民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86家、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7万家、民营独角兽企业34家,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三。
郭子平表示,深圳民营企业成长速度快,创业成功率高。例如,从设立到成长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年限比全国快1.05年;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需13.25年,比全国快了1.71年。深圳民营企业的平均存续期也高于全国水平,达6年,甚至有17%的企业能存续10年以上。
深圳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将人才引进落户、企业迁移登记等23个事项平均压减办理环节60%以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软实力。
此外,深圳还在全省率先推出“行政执法监督码”系统,试点推行“扫码入企”制度,避免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为企业减负率达40%,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民营企业在深圳的能源、交通和水利等重点领域也面临广阔的发展机遇。郭子平透露,深圳未来将在这些领域向民间资本推介20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助力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