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公司年报难产或面临退市风险,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AI导读:
Z公司发布公告称因未聘请年审会计师预计无法在法定期限前披露年报及季报,可能面临退市风险。文章强调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遵守监管规定,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退市风险,同时建议监管部门严惩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权益。
日前,在深市创业板挂牌的Z公司发布公告称,因尚未聘请年审会计师,预计无法在法定期限(2025年4月30日)前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若Z公司年报最终“难产”,可能面临退市风险。笔者认为,必须对人为因素导致的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坚决说“不”。
Z公司显然是一家“问题公司”。该公司公告显示,今年2月14日,福建证监局因其存在拒不配合监管调查、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等问题,责令Z公司在30日内整改并披露更正后的年度报告。然而截至3月16日,该公司既未聘请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未提交整改报告,导致其股票自3月17日起被实施停牌。
根据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若Z公司停牌后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其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此后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则Z公司股票将面临终止上市的风险。这无疑为市场再次敲响了警钟,强调了上市公司合规性的重要性。
事实上,Z公司并非从未聘请过年审机构。早在去年5月,该公司就曾聘请北京亚泰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年审机构。然而,由于未与该所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且未支付2023年审计费用,最终导致合作终止。这一系列的决策失误和管理不善,使得Z公司一步步走向退市边缘。
Z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主要表现为2022年及2023年年报中,大额预付账款与存货列示不准确、虚增营业收入等问题,这也成为监管部门责令其整改的重点。但该公司不仅拒不配合监管,还逾期未改正错误,这无疑加剧了其退市的风险。
实际上,Z公司本有机会避免当前的困境。然而,由于公司自身的“人为”因素,Z公司可能一步步将自己推向退市的深渊。这再次提醒我们,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严格遵守监管规定,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退市风险。
近年来,基于资本市场发展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等需要,上市公司退市机制不断完善。人为因素导致的退市往往源于违规者为实现某些不当目的而实施的违法违规行为。针对这类退市,监管部门应严惩不贷,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若Z公司最终因对抗调查、未纠正财务会计报告虚假记载等问题被终止上市,将形成多输局面。因此,笔者建议监管部门不仅要严惩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还应要求上市公司赔偿投资者损失,并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连带赔偿责任。这将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上市公司退市,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