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数字挂牌上市,引领数字电网新篇章
AI导读:
11月18日,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南方电网加快融入资本市场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南方电网全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入新阶段。
11月18日,继南网能源、南网科技、南网储能后,南方电网培育的第4家上市企业——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网数字”,股票代码:301638)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这是南方电网加快融入资本市场又一重大突破,也标志着南方电网全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杰出席上市仪式并致辞。此次上市企业的诞生,无疑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预示着数字电网领域的蓬勃发展。
战略引领,锚定科产融合发展航向
孟振平表示,南方电网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数字中国、能源强国战略部署,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电网产业生态,更好服务支撑能源电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加快塑造能源电力生产力新质态。接下来,将全力支持南网数字高质量发展,将其打造成为数字电网领域的龙头上市公司,以优秀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各界。
陈杰强调,南方电网作为扎根大湾区的龙头央企,始终是广州践行“双碳”目标的“亲密战友”。广州市政府将始终坚持“有呼必应”,携手双向奔赴,全心全意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期待上市后的南网数研院,在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大潮中,成为大湾区最耀眼的“数字明星”。
当前,我国电力能源系统正处于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阶段。“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成统一电力市场”,数字电网建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载体。
2019年,南方电网率先提出“数字电网”理念,同年7月成立全球首家数字电网研究院,即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南网数字践行南方电网数字化转型战略支援部队和数字电网建设主力军的战略使命,打造数字电网关键载体,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十四五”时期以来,南网数字充分发挥央企科技创新、产业引领、安全支撑作用,以“云-管-边-端-芯”贯通协同的核心技术和能力,打造全场景、全环节产品体系,构建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三大业务体系,为电力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数字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并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逐步拓展交通、水务燃气、政务公安、智慧城市等领域。
科技赋能,铸就数字电网硬核成果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南网数字成果丰硕:打造国家能源数字电网技术研发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成功开发首个电力行业统一物联操作系统——电鸿,已链接500多家生态伙伴和亿数级电力终端。开发上线全国首个自主可控电力大模型“大瓦特”,发布全国首套电碳算协同运营系统,以普惠算力赋能民生发展,用精准控碳践行绿色承诺。自主研发国内首个央企超大型全栈国产化数字化系统——南网四海ERP,定位重资产运营行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贯通。成功研发全国首款电力专用主控芯片“伏羲”、世界首套输电线路多物理量传感器“极目”等。
2020年,南网数字入选国务院国资委首批“科改示范企业”,2021年、2022年连续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科改标杆企业”,2022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全资子公司大数据公司获评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双百”标杆企业、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优秀企业。全资子公司大数据公司和数字电网公司获批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在标准化与知识产权建设方面,南网数字深度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1项,国家级标准33项。牵头承担6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打造新型网络应用原创技术策源地及数字电网技术装备产业集群新高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多家中央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资本助力,打造科技企业上市标杆
2025年,南网数字整装待发进军资本市场,于6月26日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报,11月18日正式发行上市,仅历时145天,成为创业板近年来最快实现上市的企业。在当前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背景下,A股市场始终坚守严格上市标准,南网数字在“严监快审”下跑出“南网速度”背后,是近年来主动提高规范标准、扎实做好上市准备、持续夯实合规经营与发展根基的结果,也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科技企业的大力支持。
南网数字的成功上市,彰显了资本市场对数字电网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为构建安全、智能、绿色的新型电力系统注入强劲动能,打造了南方电网融入资本市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市场标杆。此次上市,标志着南网数字已跃升为面向全国、服务多行业的高质量上市平台,为未来进一步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南网数字,共创未来!”随着上市钟声敲响,南网数字将以此为新起点,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地位,大力布局人工智能、光子计算、量子传感等前沿技术领域,拓展数字技术在能源全产业链的应用场景,以卓越业绩回报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信任,在服务“数字中国”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征程中展现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