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展望2025:银行股具备吸引力,国有大行成安全之选
AI导读:
瑞银大中华金融行业研究主管颜湄之在第25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提到,2024年中国银行业股价表现领先市场,预计2025年新一轮降息将伴随存款利率下调,银行息差或继续收窄,但银行股仍具吸引力,国有大行成为市场不确定性时的安全之选。
“去年银行股的表现超越大家想象。”瑞银大中华金融行业研究主管颜湄之在第25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提到,2024年中国银行业股价表现十分亮眼,全年涨幅高达48%,领先于MSCI China指数28.4个百分点。
从今年银行股价的推动因素来看,尽管宏观层面仍面临一定压力,但银行业仍具备一定的吸引力。颜湄之表示,随着利率下行,银行资产端收益确实呈现下行趋势,然而存款利率的下调或将部分对冲这一影响。她进一步展望2025年,预计新一轮的降息将伴随着存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调,银行息差虽然存在继续收窄的可能性,但并未削弱银行板块的吸引力。此外,颜湄之认为,在市场不确定性较大时,国有大行的股票仍然是安全之选。
瑞银团队还指出,未来将有更大力度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出台,以提振我国内需和支持经济发展。财政政策方面,预计今年增广财政赤字率或扩大2个百分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赤字率扩大至3.5%~4%(占GDP比重),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上调至2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限额上调至4.5万亿元。货币政策方面,预计央行将在2025年降息30~40个基点,2026年进一步降息20~30个基点,并加快落实房地产支持政策等。
颜湄之特别提到去年出台的十万亿元化债方案,她认为这一方案对银行业的影响偏正面。一方面,城投贷款违约风险下降,城投相关拨备部分回拨,有利于改善营商链条上的上游企业和相关个人的违约风险,从而提升银行资产质量;另一方面,尽管化债方案对贷款增速的影响有限,但每年仍会有2万亿~3万亿元的新增银行贷款需求,银行贷款占总体债务的份额仍在上升。
房地产市场调整仍需一定时间,但颜湄之认为,房地产行业下行对银行的影响相对可控。随着房地产销售的逐步企稳,存量按揭利率调整,按揭提前还款情况得到缓解,按揭贷款或将逐步恢复正增长。
就银行业息差而言,颜湄之指出,随着利率持续下行,银行资产端收益下行明显,而存款利率下调或将部分对冲这一影响。她预计,2024年存量按揭利率下调会对银行息差产生约10bps的负面影响。截至2024年三季度,银行业息差为1.53%,而新一轮的降息预计将伴随着存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调,银行息差或继续收窄。
在低利率环境下,颜湄之认为高息股仍具备吸引力。她表示,目前国有大行港股股息收益率约6%~7%、A股股息收益率约4%~5%。此外,国内银行中期派息的安排也有利于稳定股价。
对于股份制银行,颜湄之指出,受降费举措等影响,偏重零售、资本市场、财富管理业务的股份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在2024年有所下降。但进入2025年,随着基数效应减弱,预计后续中收跌幅相对有限。若居民消费和地产销售能有所反弹,预计股份制银行会有更好的股价表现。
城商行和农商行方面,颜湄之表示,不同银行间基本面表现具有较大差异性。总体来说,预计2025年资产和利润增速同比略微放缓。但仍有部分银行预期可以达到两位数增长,可观的增速叠加较高ROE将帮助维持一定的估值溢价。
此外,颜湄之还提到了近期可能影响银行股价的因素,包括1月份社融信贷数据、3月份两会后具体财政刺激政策的出台、银行业绩报告,以及未来美国关税政策等。她表示:“目前,我们偏好具有稳定性和防御性的国有大行。”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图片来源:网络)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