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沪市一批优质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同时,沪市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优质工业和制造业企业为资本市场注入新活力,让投资者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沪市一批优质上市公司结合自身实际,优化经营战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沪市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攻关核心技术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2024年前三季度,沪市超200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5亿元,超300家增速超30%。沪市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创新生态,推动关键技术攻关。骆驼集团表示,将继续加大研发,以科技创新促发展,推动酸电池产业转型升级,布局新兴产业。

中国冶金科工子公司董事长强调,企业主导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提高产业化水平。通威股份全球创新研发中心攻关光伏前沿技术,为中长期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提升产品性能,开辟广阔市场空间。

中航沈飞扩大低空空域开放试点,推动工业级无人机与民航融合飞行。中国石化技能大师表示,公司在生物质能源开发方面创新技术,其中“沼气制绿色甲醇成套技术”已成熟,加快推进生物天然气开发时机成熟。

沪市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出海”成为拓展国际市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上海港湾基础建设凭借专业优势,在海外积极开展岩土工程业务。安琪酵母“走出去”战略实施30多年,以“在当地、为当地”的心态,实现高度本地化运营。

为推动企业更好全球化资源配置,建议推动有关键技术的民营企业形成龙头,发挥带动效应,优化境外投资审批,加大信贷支持,鼓励龙头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出海”。中国中车在全球化布局方面积累丰富技术验证案例,资阳公司自主研制的内燃机车首次出口莫桑比克。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