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竞赛“下半场”,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AI导读:
我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上半场”竞赛中取得优势,但智能网联汽车“下半场”竞争更激烈。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需加快形成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迈向技术快速演进和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需构建开放产业生态,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依托新能源汽车的换道突破,我国汽车产业在过去10余年间取得了显著进步。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距离汽车强国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在动力变革的“上半场”竞赛中,我国汽车企业已占据优势,但胜负的关键在于智能化网联化的“下半场”竞赛,这一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为了在这场竞赛中赢得主动权,高质量发展成为首要任务,我们需加快形成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迎接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
事实上,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变革的浪潮已经到来。2023年上半年,我国具备L2级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高达42.4%,为L3级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6—7月,我国更是公布了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名单,以及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从小范围测试、验证阶段,迈向技术快速演进和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
通用大模型在自动驾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斯拉公司凭借其在数据、算力、算法方面的积累,打通了“端到端”整车计算平台,实现了从物体识别到环境理解再到决策的全过程,从而在自动驾驶技术上形成了领先优势。这充分展示了“下半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智能网联化技术和产品正处于快速迭代阶段,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竞争格局等尚未确定。因此,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仍处于关键窗口期。我们必须以紧迫感统筹谋划,巩固并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领先优势。
构建开放的产业生态对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车企与软件开发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理解汽车功能需求以及安全性、可靠性等要求。单打独斗只会导致资源分散,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陷入被动。智能网联汽车是跨界融合的产物,涉及多个领域,因此必须凝聚跨行业力量,抢抓产业发展窗口期。
《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一书记录了我对汽车智能化革命、新质生产力以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和思考。结合工作经验和调研结果,我对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客观评述,旨在探索产业发展的基础逻辑,总结出可供业内人士参考的规律性基本原则,同时以通俗的语言介绍汽车智能化革命的基本内容和自动驾驶技术及其生态。
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上半场”相比,智能网联汽车的“下半场”起点更高。因此,我国汽车产业需要以更前瞻的洞察、更高效的创新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大算力芯片等新兴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巩固并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领先优势,实现真正的换道超车。
(作者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此文为《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前言,本版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