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征关税,国内药械企业如何应对?
AI导读:
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包括此前豁免的药品。国内药械企业早有准备,采取措施应对。短期来看,关税可能挤压利润,但长期将倒逼产业升级。多家医药上市公司回应投资者关切,表示受关税影响有限。药企转向非美市场布局,优化供应链以降低风险。
国内药械企业对美国市场变化早有准备,采取措施应对。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将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的关税从34%进一步提高至50%至84%,总关税达到104%,包括此前豁免的药品。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生产自己的药品,支付价格高出很多倍。一旦征收关税,制药公司或将在美国开设工厂。但美国尚未透露药品进口关税细则。
受访人士表示,短期来看,关税可能挤压国内药企利润,但长期将倒逼行业升级。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升级+深耕市场”双轮驱动。
生物医药概念股震荡后回暖
受关税政策影响,4月7日起,生物医药概念股集体震荡,但4月10日二级市场有所回暖。多家医药上市公司已回应投资者关切。
记者梳理发现,部分医药公司因在美业务有限或已转移生产基地和市场份额,受关税影响有限。
老百姓大药房称,原产于美国的商品采购金额仅占全部采购金额的1.59%左右,关税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小。
科伦药业、誉衡药业和富祥药业均表示,公司无药品直接出口至美国。
健友股份表示,主要产品供应商较少,供应链韧性较低,但对公司业务影响不明显。
翰宇药业表示,公司海外市场布局广泛,多元化布局降低了单一市场风险。
众诚智库董事长杨帆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短期内原料药板块可能有订单流失,但长期来看,美国难以完全摆脱中国。
医药咨询师史天一表示,需警惕美国知识产权审查趋严的风险,可能影响创新药海外合作。
对于医疗器械板块,关税影响下,低值耗材出口可能受阻,但高端医疗设备国产替代速度将加快。
药企转向非美市场布局
鉴于美国此前曾对国内医疗耗材加征关税,国内药械企业早有准备。
天风证券分析师指出,中国企业已提前布局东南亚生产基地或减少对美依赖。
迈瑞医疗表示,已提前在美国备货,不受本轮关税影响,且在全球布局了几十家生产基地。
爱尔眼科指出,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眼科医院集团,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美国供应商要承担关税成本。
杨帆建议,药企出海可考虑欧盟地区和东南亚、中东等医疗需求增长快、政策友好的地区。
药械企业积极破局
为走稳出海之路,药械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动作频频。
百济神州启用美国新泽西州旗舰基地,包括生物制剂生产用地和临床研发中心。
凯莱英接手辉瑞英国工厂,完成欧洲研发生产基地布局。
九洲药业计划在德国投资设立孙公司,从事创新药CRO服务。
史天一认为,优化供应链布局有利于规避海外市场风险,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