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沪市公司密集披露2025年一季度经营数据与合同签订、项目中标公告,九成以上公司业绩预喜。能源行业稳产保供,基建领域大单频现,科技创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新增长极。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昕怡)近日,沪市公司密集披露2025年一季度经营数据与重大合同签订、项目中标公告,多维度展现经济运行的积极态势。截至4月14日17时,101家沪市上市公司公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含预告、快报),其中94家业绩预喜,报喜比例超九成。

  分行业观察,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强劲。能源行业煤炭供应及发电量稳健增长;基建领域重大工程签约与项目推进彰显韧性;科技创新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生产力动能逐步释放。

  各行业沪市上市公司稳健经营,为资本市场注入信心。

  能源行业稳产保供促发展

  2025年一季度,沪市能源行业上市公司强化生产调度与技术创新,助力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神华表示,加强生产协调,保障核心业务高位运行。2025年计划煤炭产量3.348亿吨、销售量4.659亿吨、发电量2271亿千瓦时,均高于2024年。

  长江电力统计显示,2025年一季度乌东德、三峡水库来水总量较上年同期偏丰,六座梯级电站总发电量约576.7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9.35%。

  华能水电一季度发电量、上网电量同比增加超30%,主要得益于新能源装机规模提升、蓄能释放及用电需求增加。

  基建行业大单频现

  2025年一季度,沪市基建类上市公司重大项目签约金额屡创新高。

  中国交建1月至3月中标国内10亿元以上项目金额约211.43亿元;中国铁建中标重大项目金额合计约372.25亿元;中国化学3月新签合同额597.90亿元,同比增长60.71%。

  研发投入驱动产业升级

  沪市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形成新增长极。

  兆易创新表示,受益于市场需求回暖、国家刺激措施等,一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9.09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7.32%左右。

  瑞芯微表示,今年第一季度AIoT市场需求超预期,公司专业化、精细化运营多产品线,在下游多领域推广效率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