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通过多元化场景测试,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试验场涵盖多种测试道路和模拟平台,助力行业技术迭代创新,并探索车路云一体化方案,为未来交通提供中国方案。

未来交通参与者的小型社会!站在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的调度指挥中心观景台上,一连串清脆的刹车声从多功能柔性广场传来,几辆智能网联汽车正从三个方向驶向广场中心并实现会车。另一侧的城市场景模拟区,工作人员正在布置骑自行车的“假人”,为下一轮测试做准备。不远处,呼啸而过的“飞行汽车”正在进行模拟风阻测试。走进智能网联复杂环境多维模拟平台,暴雨和闪电在指令下如约而至,远处的红绿灯在雨幕中渐渐模糊,这是测试智能网联汽车在低能见度下的传感、决策等能力。

安全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石。一辆汽车由数以万计的零部件组成,测试是判定其可靠性的必经之路。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内,不同型号的汽车正在多元化场景中测试,这里不仅是单车“智能”的验证场,更是车路协同的试验场,集成了清洁能源、低空飞行等前沿交通要素,描绘了未来智慧交通的蓝图。

广发证券指出,车企智驾能力的竞争核心在于算法领先性、数据闭环能力和云端算力资源。算法是智能驾驶系统的“大脑”,决定了车辆的环境感知、路况理解和决策能力。数据闭环是优化智能驾驶系统的关键,通过实际和仿真数据训练算法模型,使其适应复杂路况。

首创智驾测试平台

2020年11月,中汽股份投资15亿元建设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2024年7月正式运营。该试验场占地4000亩,拥有8条测试道路、3.2万平方米试验室及综合能源中心,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及自动驾驶能力测试需求,同时支持重型商用车、飞行汽车和低空飞行器测试。

中汽股份总经理张子鹏表示,试验场旨在服务整个行业,助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迭代创新,支撑我国智能化、网联化赛道超车。

试验场带来多项首创:全球首个封闭试验场内的真实隧道场景;智能网联多车道性能路与高速环道一体化建设,满足飞行汽车测试要求;智能网联复杂环境多维模拟平台,提供定量、可复现的气象环境场景。

走进智能网联复杂环境多维模拟平台,工作人员通过平板电脑调节雨、雾、光照等,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测试。该平台能对气象条件进行定量控制,实现科学的测试安排。

总体来看,试验场包含联络路、多车道性能路、城市街区等功能片区,是国内首个实现中高速连续场景测试的封闭型试验场。目前,正在进行越野路、山地等新场景建设,预计年底投入运行。

未来交通仿真社会

从沙盘俯瞰试验场,外形似赛车场。走进试验场,发现不仅有测试道路,还有能源站、通信基站等设施,宛如人类交通社会的“微缩模型”。

张子鹏表示,试验场面向整个交通环境参与者,搭建小型“汽车社会”,为智慧交通服务。例如,配套的综合能源中心为新能源汽车提供能源补给,验证未来综合能源系统。

在试验场,低空经济也率先发展。张子鹏表示,试验场创新性地将智能网联高速环道与多车道性能路一体化设计,满足飞行汽车和低空飞行器测试需求,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试验场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国内乘用车主流品牌、商用车测试业务规模迅速扩大,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科研机构等也与中汽股份达成合作。

更智能的数字试验场

中汽股份致力于构建“仿真—场地—道路”全景技术服务能力。二期项目涵盖智能网联汽车及自动驾驶能力测试场景,数字试验场建设正有序进行。

张子鹏表示,公司将推进数字试验场建设,构建虚拟场景、仿真测试场景,参与通行载具等领域研发验证,为智慧交通提供“中国方案”。基于数字孪生等技术,未来将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仿真测试的数字试验场。

“车路云一体化”是未来交通大势所趋。中汽股份正推动中国方案“车路云一体化”落地,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借助试验场设备验证功能,推动技术落地。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