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上海车展上,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面积占比近三分之一,23家供应商闯入整车馆,跨国供应链集体登场。智能驾驶、动力电池、智能座舱成为转型重要抓手,供应商与车企合作深化,多家科技公司与供应链企业亮相车展,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时代加速发展。

 “新造车”时代,汽车产业链正在经历深刻变革。2025上海车展上,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的面积占比已接近三分之一,更有23家供应商“闯”入整车馆,与2021年上海车展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16家。同时,跨国供应链的首次集体登场,也为车展增添了全球竞争的氛围。

 智能驾驶、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等已成为汽车行业转型的重要引擎。这些曾经处于幕后的供应商,如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如今已走到台前,未来将在造车领域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链上企业“上桌”

 在2025上海车展超过3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面积达到约10万平方米,横跨四个展馆,成为车展最具技术含量的板块之一。23家供应商在整车馆亮相,从智能驾驶方案到智能座舱,从车规级芯片到动力电池、充电桩,覆盖了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环节,与整车企业同台竞技。

 汽车产业链上的供应商与车企的合作正在不断深化。本届上海车展上,供应商高管频繁现身新车发布会,与车企互动频繁。

 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与新品牌AUDI首款量产车型奥迪E5 Sportback完成首秀。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成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技术的燃油车;新品牌AUDI则携手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共同打造了行业首个“德系电动豪华标准+飞轮大模型”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在新车发布时,作为技术支持方的Momenta CEO曹旭东、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产品营销部部长聂奕受邀上台演讲。此外,在深蓝汽车展台发布新品时,华为高管也到场助阵,为深蓝S09背书。

 供应商在车企发布会中占据C位并非偶然,车企已经意识到汽车智能化转型需要与头部供应链企业合作。赛力斯联手华为推出问界品牌,依靠华为的解决方案与品牌效应,迅速崛起为造车新势力中的佼佼者。本届车展上,鸿蒙座舱、华为乾崑等技术也出现在多款新车的供应商名单中。同时,通用别克、凯迪拉克、一汽丰田、本田中国、上汽奥迪和智己等品牌,宣布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公司Momenta达成合作,全面部署L2城区辅助驾驶技术。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钟师指出,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时代,科技领域供应链的应用更加广泛,对车企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同时,中国供应商的能力得到验证,吸引了更多跨国车企选择中国合作伙伴。

 瞄准智能驾驶推新

 随着车企与电动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深度合作,各供应商也希望通过上海车展寻找更多合作机会。

 据2025上海车展组委会介绍,索尼、英特尔、Momenta、杜比实验室等国际知名企业首次亮相本届车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表示,科技公司及供应链参展企业在上海车展的数量明显增加,智能网联新能源时代科技与汽车的融合进一步加速。

 在2025上海车展上,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发布了钠离子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等多项新技术。其中,骁遥双核电池采用双核架构和自生成负极技术,将为L3、L4级智能驾驶提供更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

 随着消费者对多场景出行和汽车个性化配置需求的提升,车企不断推进智能化与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供应链企业也越发重视在该领域的布局。宁德时代不仅专注于动力电池领域,还推出了面向未来高阶自动驾驶需求的磐石底盘技术。

 此外,地平线推出了其最新L2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提供从普惠级到高性能的全场景解决方案。黑芝麻智能则联合东风汽车、均联智行宣布,基于武当C1296芯片的首个国产单芯片中央计算平台量产启动。华为乾崑也发布了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

 不仅本土供应链企业密集推出新产品,跨国供应商也将上海车展作为重要的展示平台。索尼展示了其车载娱乐系统和高级车载音响产品,英特尔与黑芝麻智能共同发布了舱驾融合平台,Mobileye则展示了其基于复合人工智能系统的全面驾驶自动化解决方案。

 北京商报记者刘晓梦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