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科创板68家芯片设计企业2025年一季度财报披露,53家企业收入实现正成长,AI计算及高端智能终端应用成为支撑高收入重要因素,多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再融资活跃,加码未来增长。


  科创板公司2025年一季度财报悉数披露完毕,芯片设计企业表现抢眼。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统计,科创板共有68家涉及芯片设计业务的公司,涵盖数字芯片、模拟芯片及分立器件。其中,53家企业在Q1收入实现正成长,占比超77%;16家企业归母净利润为正且同比增长;10家企业扭亏为盈,但6家企业同比转亏。

  AI与并购助力,Q1芯片设计企业高成长要素多元

  从收入维度看,2025年Q1收入规模前十的企业包括:海光信息、思特威、佰维存储等。AI计算及高端智能终端应用成为支撑科创板芯片企业高收入的重要因素。

  海光信息围绕通用及AI计算市场,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带动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思特威Q1实现营收17.5亿元,同比增长108.94%,归母净利润增长1264.97%,智能手机及汽车电子领域产品出货大幅增长。

  

  佰维存储受客户项目节奏影响,Q1营收、归母净利润有所下滑,但营收仍有15.43亿元。随着AI眼镜等领域产品批量交付,其收入和毛利率有望进一步回升。

  AI及工业、汽车终端应用增长,产业整合助力业绩提升

  2025年Q1,寒武纪、思瑞浦等企业营收增长超100%。思瑞浦得益于泛工业、汽车等下游市场增长及产业整合,Q1营收同比增长110.88%。锴威特主营功率器件,一季度业绩增幅超100%,得益于新研产品量产及下游需求增加。

  

  中芯国际表示,汽车等产业向国产链转移,消费电子等补单较多。芯片龙头企业积极布局新周期,澜起科技推出PCIe 6.x/CXL 3.x Retimer芯片,龙芯中科推进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科创板芯片企业再融资活跃,加码未来增长

  澜起科技、龙芯中科、纳芯微等企业通过新品发布、产业整合、再融资等方式,提前布局新周期。纳芯微营收同比增长97.82%,受益于汽车电子及泛能源领域需求恢复。科创板多家芯片公司已发布或推进再融资进展。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