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快递行业8家主流上市快递公司首次实现全面盈利,数智化转型助力降本增效,国际化布局加速。极兔速递扭亏为盈,顺丰控股、圆通速递等企业表现强劲,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快递行业2024年交出了亮丽“成绩单”。数据显示,A股与港股市场的8家主流上市快递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7911.37亿元,同比增长12.06%;实现归母净利润355.84亿元,同比大增93.67%。其中,极兔速递扭亏为盈,这标志着快递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快递行业全面盈利。

  记者梳理发现,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快递企业持续发力快递进村、电商业务、快递出海等领域,不断挖掘增长潜力;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转型,引入智能化设备与系统,提升物流运转效率,实现降本增效。这些举措为行业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保持增长态势的同时,快递行业也面临着价格竞争加剧等风险。业内人士认为,如何控制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将是快递企业未来竞争的关键。这也将是决定行业未来走向的重要因素。

  8家主流快递上市公司首次全面盈利

  2024年,我国快递行业表现亮眼,8家主流上市快递公司首次实现全面盈利,这标志着我国快递行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申通快递的净利润同比增速最高。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71.69亿元,同比增长15.26%;实现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205.24%。京东物流紧随其后,经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86.8%至79亿元,凭借收入规模扩张与精细化管理实现毛利提升,利润与利润率均创上市以来新高。

  顺丰控股凭借供应链及国际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叠加一系列降本增效举措,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101.70亿元,不仅创下上市以来新高,更是重返快递公司榜首。顺丰控股的强劲表现,无疑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榜样。

  进入2025年,顺丰控股延续强劲增长势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8.50亿元,同比增长6.90%;归母净利润为22.34亿元,同比增长16.87%,再次创下同期最佳业绩。这进一步证明了顺丰控股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极兔速递则在2024年迎来关键转折点,全年净利润达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9亿元),扭转了2023年11.6亿美元的亏损局面,实现整体业务首次盈利。极兔速递的扭亏为盈,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圆通速递、韵达股份、德邦股份、中通快递等企业也在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这些企业的优异表现,共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行业向好的背后,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功不可没。随着我国物流网络持续下沉,“快递进村”工程成效显著。目前全国已建成34.6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韵达股份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新增乡镇网点1084家。政策的支持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直播电商的发展也推动了快递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直播电商零售额达4.3万亿元,贡献了电商行业80%的增量。圆通速递等企业在财报中表示,电子商务用户已成为快递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直播电商的兴起,为快递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数智化助力降本增效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正推动中国快递行业从传统人力驱动向科技驱动全面转型,推动行业运营模式与服务效率发生深刻变革。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当前,快递行业的科技化转型已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我国1300个规模以上邮快件处理中心,超九成实现自动化,300多万件快递通过无人设备送达。随着业务量的持续攀升,行业处理能力不断突破——每秒平均产生5700多件快递,单日最高处理快件量达7.29亿件。

  各大快递企业纷纷将技术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韵达股份在年报中提到,公司2025年初部署Deepseek大模型,推动业务和服务的工具从“人工+智能”向深度智能化转型。这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申通快递业务量跃升的核心动力来自产能建设。2024年,公司投入40亿元用于自动化分拣设备、自有运力购置及枢纽中心建设,推动全网自动化分拣率提升至92%,干线车辆自有率突破45%,中转成本较三年前下降23%。这些投入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申通自主研发的“昆仑”系统已覆盖85%的加盟网点,通过AI算法优化路由规划,将全网时效缩短至48小时内。在末端配送环节,驿站直分直送、无人车试点等创新模式,使单票派送成本下降0.12元。这些技术投入的叠加效应,推动公司2024年单票成本降至2.21元,首次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圆通速递同样受益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智能化管理体系的持续完善,公司在管理效率、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等方面综合实力显著改善,加盟网络健康度优于同业。圆通速递的快速发展,也证明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

  加速国际化布局

  年报显示,中国快递企业纷纷加码国际化布局,这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作为亚洲最大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顺丰控股凭借供应链服务优势深化全球布局。2024年,公司累计中标超过100个海外供应链项目,业务版图覆盖电商与流通、工业制造、高科技、服装鞋帽、家电家居、汽车及咖啡茶饮连锁等领域,在多个国家、多个行业、多个服务场景中实现“从0到N”的业务突破。数据显示,其海外营收同比增长24.81%,达321.6亿元。顺丰控股的国际化战略,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圆通速递则依托航空货运与国际网络发展,国际化发展战略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公司国际业务服务网络已覆盖6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自有航空机队数量达到13架,航线已基本覆盖亚洲主要区域和东欧部分区域。2024年,圆通海外收入为10.32亿元,同比增长43.13%。尽管国际快递及包裹服务收入略有下降,但货代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2.51%,毛利率达8.48%。圆通速递的国际化布局,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展望2025年,圆通速递计划进一步深化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把握“快递出海”战略机遇,着力发展国际快递业务,稳步构建国际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这将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此外,韵达股份、极兔速递、中通快递、德邦股份等企业同样通过并购、合作、自建网络等多种方式加速国际化布局。这些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也将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