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周港股市场三大指数全线下跌,日均成交金额减少。但新股上市势头强劲,布鲁可上市首日大涨。同时,融创中国被提出清盘呈请。本周前瞻,将有多项经济事件公布。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袁思杰香港报道

上周(1月6日-1月10日),港股市场经历了全面的下跌趋势,三大核心指数均未能幸免。截至上周五收盘,恒生指数下滑3.52%,报收19064.29点;恒生科技指数则下跌3.23%,报收4260.82点;国企指数同样表现不佳,下跌3.65%,报收6898.15点。在此期间,港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金额环比减少了31.2%,约为1310亿港元。从板块层面观察,本周仅有材料板块微幅上扬,其余板块均呈现下跌态势,其中房地产和能源板块表现最为疲软,领跌市场。

星展银行研究部中国香港股票分析师应毓华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股市的波动主要受到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美国经济强劲导致的美联储减息路径担忧以及内地债息下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此外,目前内地正处于政策真空期,未来数周内缺乏明确的催化剂,因此投资者可能会选择保持观望态度。

应毓华进一步指出,尽管未来数周港股市场可能会持续波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回调之后,港股的估值已经变得更具吸引力。如果春节期间出行和消费数据表现出强劲态势,港股市场有望具备反弹的基础。

“在短期内,我们仍然建议投资者持有防御性强的高息股,并关注受益于自身行业趋势向上的科技硬件板块。此外,如果消费等政策受益板块在大市回调的背景下出现价值低估,我们认为这也是一个值得逢低介入的时机。”应毓华表示。

在个股方面,被誉为“中国版乐高”的拼搭玩具商布鲁可于1月10日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发行价为60.35港元/股。上市首日,布鲁可股价大涨41%,开盘时股价更是较招股价飙升81%,总市值一度突破260亿港元。布鲁可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的拼搭角色类玩具企业,其玩具产品主要分为“拼搭角色类玩具”和“积木玩具”两类,并拥有超过30个授权IP。

与此同时,港股IPO市场在2025年伊始展现出强劲的新股上市势头。数据显示,今年已有8家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且全部为内地企业,这一数字几乎与2024年整个年度的月均新增IPO数量持平。上周,共有5只新股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包括脑动极光-B、汇舸环保、海螺材料科技、纽曼思和布鲁可。此外,部分A股上市公司也掀起了一波“A+H”上市的小高潮,如恒瑞医药和迈威生物等。

业内分析认为,内地和香港监管部门发布的多项支持性政策提升了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意愿。同时,美联储步入降息周期,港交所在提升市场效率和流动性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为2025年港股IPO市场的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回顾2024年,香港新股市场在经历了前三个季度的放缓后逐渐活跃起来,全年共有70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集资额达到875亿港元。

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迎来了好消息。1月10日,融创中国股价大跌近15%,报收1.49港元。市场消息称,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对融创中国提出清盘呈请,聆讯定于3月19日举行。目前,融创中国正处于债务二次重组的关键阶段,尽管此前已经成功化解了约900亿元债务,但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深度调整,此前的重组方案也面临着兑现困难。

本周前瞻:

经济事件:

周一(1.13):中国将公布2024年12月的出口年率、进口年率以及贸易帐数据。

周二(1.14):美国将公布2024年12月的PPI年率数据。

周三(1.15):美国将公布2024年12月的季调后CPI月率、未季调CPI年率以及未季调核心CPI年率数据。

周四(1.16):美国将公布2024年12月的零售销售月率数据以及至1月11日当周的初请失业金人数。

周五(1.17):中国将公布2024年12月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数据以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数据。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