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再现股东减持潮,监管新规强化监管力度
AI导读:
2025年1月中旬,A股市场多家公司频现股东减持信息。尽管2024年减持情况已显著下降,但仍有多家上市公司遭遇重要股东减持。业内人士指出,合理减持有助于市场流动性和资源配置,但大规模减持或影响市场资金面。监管层已出台新规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稳定。
2025年1月中旬,A股市场再现多家公司股东减持潮。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仅1月10日,A股上市公司便发布了超过10份与股东减持相关的公告。随后的1月13日和14日,这一数字更是攀升至每日20多份。这标志着A股市场在年初便迎来了股东减持的“小高峰”。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与2023年相比,2024年A股市场的减持情况已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尽管如此,仍有超过1100家A股上市公司在2024年遭遇了重要股东的减持,减持总额高达1300亿元以上。其中,670家公司的大股东进行了减持,更有5家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被大股东减持超过20次。
业内人士指出,股东减持作为市场资金流动和资源配置的一部分,从长期来看,并不会对整体市场趋势产生根本性影响。然而,短期内大规模的减持行为,特别是针对小盘股和高估值股票,可能会对市场资金面造成一定压力,引发股价波动。投资者对此往往保持高度敏感,可能会影响他们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以1月14日为例,当天便有超过2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减持相关公告,减持主体涵盖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股东及董监高等多种类型。其中,小米科技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了东易日盛23200股无限售流通股,减持后其持股比例已降至5%以下。同样,和胜股份也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建湘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中金公司的大股东海尔金盈通过大宗交易和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多次减持中金公司股份,累计减持金额超过数十亿元。永辉超市的股东也在同年内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公司股份,减持金额超过亿元。
面对股东减持现象,监管层也在不断加强监管力度。2024年,证监会出台了一系列新规,进一步规范了股份减持行为,并严厉打击违规减持行为。这些措施有效遏制了减持潮的蔓延,维护了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未来,证监会将继续强化对股东减持行为的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图片显示2024年A股重要股东增减持情况。)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