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A股上市旅程终结,国泰君安换股吸收合并进入关键阶段
AI导读:
海通证券在蛇年首个交易日宣告结束长达17年零6个月的A股上市旅程。文章回顾了海通证券的上市历程、业绩表现以及员工规模变化,并重点介绍了国泰君安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的进展和影响。
蛇年首个交易日,海通证券,这家正处于重组关键时期的金融巨头,正式宣告了其长达17年零6个月的A股上市旅程的终结。2月5日,海通证券股价走势波澜不惊,但在尾盘集合竞价时段轻微跳水,最终以10.41元/股收盘,下跌1.61%,为其辉煌的A股生涯画上了句号。
回顾海通证券的A股之旅,自2007年7月31日挂牌上市以来,这家注册于上海的证券公司经历了无数的市场风云。从最初的上海海通证券公司,到后来改制为海通证券有限公司,再到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海通证券的注册资本和市值不断攀升,一度成为上市券商的佼佼者。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海通证券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24年9月,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重组大幕开启,这桩备受市场关注的合并重组项目以“闪电速度”有序推进。经过一系列的公司治理程序和行政审批程序后,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终于宣布合并重组获得香港联交所批准,海通证券的A股股票也于2025年2月6日起停牌,直至终止上市。
在海通证券的A股生涯中,其业绩表现也经历了大起大落。尤其是在2015年,海通证券实现了归母净利润的巅峰——158.39亿元。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公司业务的调整,海通证券的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023年,公司净利下降八成;而根据最新公告显示,2024年度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4亿元左右,出现大幅亏损。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海通证券在员工规模上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从2008年末的不足5000人,到2023年末的13637人,海通证券的员工队伍不断壮大。
此次海通证券的停牌与退市,是国泰君安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这一重大资本运作的关键环节。合并完成后,海通证券将不再具有独立主体资格并被注销,其资产、负债、业务等将由国泰君安承接。对于持有海通证券股票的投资者而言,如果不想参与换股,可以在停牌前卖出股票;如果选择参与换股,则需要了解相关的换股比例和现金选择权等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A股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方案的执行进展备受市场关注。根据公告显示,A股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实施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2月5日,申报期间为2月6日9:00至15:00。未申报实施现金选择权的股东所持股份,将按公告的换股比例转换为国泰君安A股股份。
综上所述,海通证券的A股之旅虽然画上了句号,但其背后的故事和影响却远未结束。随着国泰君安对海通证券的整合工作的推进,市场将密切关注这一重大资本运作的后续进展和影响。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xxx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