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链主”公司业绩亮眼,并购重组引领价值重塑
AI导读:
沪市一批市值500亿元以上的“链主”公司业绩预告亮眼,35家公司净利润下限超10亿元。同时,“链主”企业加速布局AI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并购重组成为“链主”企业引领价值重塑的重要手段,市场关注度持续升温。
在2024年度业绩预告的尘埃落定之际,沪市一批市值超过500亿元的“链主”公司传来积极信号:其中35家公司预告净利润下限突破10亿元大关,彰显出强劲的经营实力与盈利能力。业内人士指出,“链主”身份正逐步成为推动头部企业重塑估值、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业绩稳健:夯实投资者信心基石
截至2月5日,沪市市值500亿元以上的公司中,已有52家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其中,38家公司实现业绩增长或扭亏,占比超过七成。35家公司净利润下限超过10亿元,这些公司广泛分布于煤炭、航运、公用事业、有色金属等行业。值得注意的是,赛力斯、华能水电等14家企业净利润下限更是达到50亿元以上,中国铝业等11家公司净利润增长显著,预测净利润下限超过百亿元。
华勤技术发布的2024年度经营数据显示,公司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1090亿元至1100亿元,同比增长27.8%至29%;实现归母净利润28.5亿元至29亿元,同比增长5.3%至7.1%。公司指出,算力需求的增长、生成式AI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拓展,共同推动了行业景气度的回升,对公司经营产生了积极影响。
此外,中国电建和中国交建的经营数据同样亮眼。中国电建全年新签合同数量合计9248个,合同金额达到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2%;中国交建新签合同额则达到1.88万亿元,同比增长7.3%。
这批“链主”公司对2025年的行业前景同样持乐观态度。中国交建表示:“公司相信2025年的订单总体规模会有所增加,且订单质量会比去年更好。”
分析人士认为,“链主”企业作为产业链的核心与关键,广泛分布于多个行业,技术和市场两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最能感知行业变化,其业绩表现对于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驱动:加速高质量发展步伐
在DeepSeek热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中国联通和移动云两大巨头纷纷布局AI领域。2月5日,中国联通官微透露,联通云已上架DeepSeek-R1系列模型;同日,移动云也宣布全面上线DeepSeek,实现全版本覆盖、全尺寸适配、全功能畅用。这两家企业的举措无疑为加快推动AI技术普惠化发展树立了典范。
沪市“链主”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勇气和实力同样令人瞩目。沪市市值500亿元以上的130家实体类企业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达到523亿元,同比增长6.7%,占整体研发费用比重超过46%。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生物医药、建筑等领域,中国交建、中国中铁、晶科能源等公司位居研发投入前列。
“链主”上市公司不仅能够推动自身技术创新,还能将创新压力传导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共同提升产业链价值。在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链主”企业通过研发和产业上下游的投资与合作,推动了科研院所和高校成果转化,以期最大化实现源头创新的价值。
此外,“链主”企业还通过产品迭代和创设新场景来引领产业链向前发展。例如,韦尔股份针对AI时代对图像传感器的需求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海尔智家则在家电行业智能化、套系化、场景化、高端化的发展趋势下探索基于语音场景、AI视觉、感知类的主动服务。
产业整合:开启价值重塑新篇章
新春第二个交易日,国泰君安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的重组迎来历史性时刻——海通证券自2月6日起停牌直至摘牌。这场备受关注的头部券商重组进入关键环节,也预示着沪市头部公司重组进程的加速。
赛力斯近日更新了修订后的重组报告书,其发行股份购买龙盛新能源100%股权的重组计划持续推进。同时,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重组也进入了披露重组报告书的阶段。这些重组案例表明,“链主”企业正通过吸收合并、股权收购等方式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和优势领域。
2025年,“链主”企业的并购重组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凭借对产业的掌握力和引领力,“链主”企业成为当下产业整合的“主力部队”。新“国九条”“并购六条”等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加大了对产业并购和科技创新企业并购重组的支持力度,A股并购重组市场进入新一轮活跃周期。
“链主”企业的并购重组举动极大地鼓舞了市场人气,引领了行业风向。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以横向或垂直整合为目的的产业并购成为主流,整合带来的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预期将为“链主”企业带来更多估值重塑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向IPO撤单公司抛出“橄榄枝”成为当下“链主”企业的一大选择。例如,兆易创新去年12月披露,公司与多家机构共同现金收购苏州赛芯70%股权的交易已完成过户。交易完成后,兆易创新成为苏州赛芯的控股股东。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并购方式不仅能帮助原有股东实现退出,还能避免恶性市场竞争,实现资源集中和产业链、技术和人才的整合。
此外,控制权变更也是“链主”企业常用的整合手段。一批央国企“链主”基于国资专业化整合要求频频出手,通过专业化整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培育更多细分赛道或区域产业“链主”,还让相关头部企业的定位逐步清晰,推动其价值重估。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