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在eVTOL领域应用升温,百亿市场待挖掘
AI导读:
固态电池在eVTOL领域应用持续升温,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中信证券研报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eVTOL商业化运营元年,固态电池作为关键技术将受益。同时,政策支持、产业链协同和市场需求等多因素推动产业发展,百亿市场待挖掘。
今年以来,固态电池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的应用持续升温,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多家上市公司如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欣旺达”)、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孚能科技”)等纷纷披露在eVTOL领域固态电池产品的最新进展,积极布局这一新兴市场。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有望成为eVTOL商业化运营的元年,而高性能电池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短期来看,软包电池和硅阳极电池有望在eVTOL上得到应用;而从长期来看,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大的固态电池将成为主流趋势。
2024年11月,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亿航智能”)成功完成了EH216-S全球首次eVTOL固态电池飞行试验,这标志着固态电池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低空经济的不断发展,预计2026年左右国内主机厂商将迎来密集取证阶段。国联证券研报预测,到2026年,eVTOL的发展将带动固态电池市场形成百亿元的增量。
孚能科技近日宣布,公司eVTOL半固态电池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并与广州工控集团合作,计划推动孚能科技融入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布局。此外,孚能科技已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亿航智能等企业对接相关需求,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宁德时代也发布了凝聚态电池,并与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eVTOL航空电池的开发。
万联证券高端装备行业分析师蔡梓林表示,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耐热性能等关键优势,能够有效提升飞行器的安全性和续航能力,是飞行器技术突破的关键方向之一。目前,多家飞行器公司已与电池厂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飞行器固态电池产业的加速落地。
多因素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
固态电池在飞行器领域的应用受到政策、产业链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近年来,国家政策陆续出台,为低空经济和eVTOL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eVTOL对电池提出了超越传统动力电池的性能要求,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投入量产,实现5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应用验证。
深圳市高工产业研究有限公司相关人士指出,低空飞行对重量与续航有刚性要求,eVTOL百公里耗电量高达65度,而汽车仅需12度至18度,相同电池包下航程仅为汽车的四分之一。因此,电池技术是eVTOL发展的关键。亿航智能副总裁张宏也表示,电力驱动是实现零排放、降低运营成本的核心。
在产业布局方面,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体系。未来,随着飞行器公司及电池产业链企业持续加大对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投入,各产业有望形成协同效应,加速固态电池在飞行器领域的产业化落地。同时,市场对高性能动力电池的需求日益增长,固态电池作为推动飞行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有望与eVTOL行业发展形成互补关系,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然而,目前飞行器固态电池的发展仍面临技术和成本问题的挑战。电池企业在技术体系构建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如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46.5大圆柱形态半固态电池,以及欣旺达发布的“航空电池-Gen1”和“航空电池-Gen2”等系列产品,均旨在满足飞行器的特定需求。蔡梓林认为,固态电池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尤其是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方面仍需取得突破。根据“液态—半固态—准固态—全固态电池”的发展路径,半固态电池是关键的过渡产品,短期内具有更大的市场优势。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