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面板行业产能利用率自去年11月至今年1月连续上调,市场需求旺盛推动面板价格上涨。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2月份全尺寸电视面板价格将延续上涨趋势。LCD竞争格局持续优化,OLED成为面板企业竞争新焦点,高端新型显示产品将进一步打开产业增长空间。

自去年11月至今年1月,面板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呈现连续上调态势,市场需求持续旺盛,有力推动了面板价格的上涨。根据集邦咨询顾问(深圳)有限公司(TrendForce集邦咨询)于2月5日发布的最新调研报告,今年2月份,全尺寸电视面板价格预计将延续上涨趋势。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北京智帆海岸营销顾问有限责任公司首席顾问梁振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LCD(液晶显示)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持续优化,延续了去年的良好发展势头。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端侧应用的快速发展,显示技术无处不在,行业发展正呈现出新的趋势。特别是未来,折叠屏、近眼显示中应用的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等高端新型显示产品,将进一步拓展产业增长空间。

面板价格持续上涨,市场前景看好

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数据显示,2月份,65英寸电视面板的均价预期为175美元,环比增长0.6%;55英寸电视面板均价预期为126美元,环比增长0.8%;43英寸电视面板均价预期为65美元,环比增长1.6%;32英寸电视面板均价预期为35.5美元,环比增长1.4%。显示器面板和各尺寸笔记本面板的价格则保持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65英寸电视面板均价在经历了连续三个月的横盘后,于今年1月份启动上涨。从2024年10月到12月,65英寸电视面板的均价为171美元,今年1月份涨至174美元,而2月份的均价预期继续上涨。

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副总经理范博毓表示:“电视面板方面,由于需求持续强劲,价格有望获得上涨支撑。显示器面板方面,预计需求将在2月份后逐月增强,今年第一季度整体出货量有望较去年第四季度增长0.5%。”

我国面板产业在过去十几年中实现了从“缺芯少屏”到“好屏如潮”,从“主要依靠进口”到“主导全球供应链”的蜕变。目前,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已经占据了LCD全球市场的主要份额。

过去,LCD价格在周期波动中经历了大起大落。自2022年6月起,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开始主动下调稼动率,“按需生产,动态控产”成为行业共识,面板价格的周期性和波动幅度因此有所减弱。未来,LCD价格的波动有望趋向平缓,这将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OLED成为面板企业竞争的新焦点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TCL科技)已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随着LCD供需关系的改善,这两大面板龙头的显示业务均取得了可观的利润。同时,我国面板企业紧跟市场新趋势,加大了在高端新型显示领域的布局力度,多家上市公司的OLED业务增长空间逐步显现。

TCL科技不仅在去年成功推出了印刷OLED首支量产产品,而且2024年前三季度在OLED业务领域的营收及出货量均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TCL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坚定执行高端化战略,与品牌客户展开联合研发,柔性OLED的折叠、极窄边框等技术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高端产品出货占比稳步提升。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手机显示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其中,TM17柔性AMOLED手机显示业务营收占比超过两成,同比增长超过25%。公司表示,随着折叠屏等高端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公司将不断提升高端产品占比,增强产品竞争力。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聚焦OLED小尺寸、中尺寸显示器件以及Micro LED产品,应用领域涵盖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等。2024年,公司强化了精益管理,优化了供应链体系,加强了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合作,使得OLED产品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了超过30个百分点。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公司在最新关键技术、工艺、材料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族群,实现了自主可控,进一步强化了核心竞争力。

梁振鹏认为:“OLED等高端新型显示技术将是未来全球头部面板企业的竞争焦点。目前,OLE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产品。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OLED不仅有望应用到大尺寸屏幕领域,而且有望加快在卷轴电视、折叠屏及近眼显示领域的普及。OLED等高端新型显示技术在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空间广阔,将成为面板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面板行业发展趋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