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等保险公司获批参与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证监会同意国投电力向社保基金会发行股票。2025年初以来,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增持动作频频,显示优化资本市场生态、吸引长期资金的综合举措正加快落地。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将持续推动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

近期,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泰康人寿保险、阳光人寿保险及其相关资产管理公司获批参与试点项目,采用契约制基金模式进行长期股票投资。同时,证监会已批准国投电力向特定对象——社保基金会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自2025年初以来,上市公司分红热情不减,回购消息频传,增持动作连连,这一系列新进展和案例彰显了优化资本市场生态、吸引长期资金投资的综合措施正在加速实施。

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多位专家指出,相关部门正持续推动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的优化,旨在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并为实体经济提供坚实的支持。随着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实施方案的加速推进,相关部门将在引导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扩大定增战略投资者范围,优化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旨在吸引更多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为资本市场改革增添新的活力。

强化投资者回报机制

据统计,截至2月6日,2025年以来已有688家A股公司发布回购相关公告,其中134家公司获得了股东的提议或发布了董事会预案。同期,共有151家公司的重要股东实施了增持,增持金额总计约74亿元。而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期间,约有300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分红,分红金额接近3500亿元,无论是分红公司数量还是金额,均较2023年同期大幅增加。

可观的投资回报和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是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基石。分红、回购和增持作为维护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回报的关键手段,在近期发布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中得到了重点强调。该方案提出,要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并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指出,从市场角度看,稳定持续的分红有助于减少投机和炒作行为,引导投资者理念向长期价值投资转变,从而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从微观层面看,现金分红有助于上市公司向市场传递其良好的财务状况,推动股票价格向其内在价值回归。

博时基金董事长江向阳认为,股票回购通常被视为上市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表现,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为上市公司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来源,降低了股票回购的财务成本,使得更多上市公司有意愿、有能力实施回购计划。

此外,该方案还提出进一步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旨在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并为中长期资金的深入参与提供更强保障。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表示,这一政策在促进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同时,还可有效平抑市场的非理性波动,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稳定性。

拓宽战略投资者参与范围

扩大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范围是加强资本市场生态建设、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入市的另一关键举措。国投电力于1月2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收到证监会出具的批复,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社保基金会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这是全国社保基金首次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标志着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取得了积极进展。

为进一步扩大战略投资者范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机构投资者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认为,这些举措能够推动机构投资者更加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通过行使股东权利,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战略规划等提出意见建议,从而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按照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现行规定,与一般投资者相比,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可享受锁价发行的政策优惠,从而更早锁定相对有利的发行价格。此外,一般投资者认购的股份在6个月内不得转让,而战略投资者的锁定期通常为18个月(实践中多为36个月),显示出更强的投资稳定性。

激发机构入市积极性

1月24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新华保险拟以协议转让方式收购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杭州银行3.3亿股股份。这是《实施方案》发布后险资举牌的新案例,彰显了政策对机构入市积极性的提振作用。

《实施方案》提出,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进一步提升机构入市积极性,更有效地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的资产定价和配置功能。黄文涛介绍,目前IPO网下投资者通常被划分为A、B两类,其中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保险资金作为A类投资者享有优先权。《实施方案》的出台有助于进一步拉平各机构打新标准,引导更多长期资金进入新股市场,使新股定价更趋合理,减少大幅波动。

江向阳分析指出,在新股申购方面,允许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作为A类投资者参与,可提升其参与新股申购的意愿,充分发挥其作为长期投资者的专业定价能力;在举牌认定标准方面,允许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参照公募基金按产品分别计算持股比例,有助于减少因举牌带来的潜在投资约束,提升投资灵活性并拓展投资容量,为股票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王立新表示,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的政策待遇意味着同一银行理财公司、保险资管公司旗下不同产品可作为单一主体共同出资认购定增,这将提高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的便利度,吸引更多资金入市。

在系列政策举措的引导下,机构入市积极性逐步提升。2025年以来,保险机构、银行理财公司等频繁开展调研活动,积极寻找中长期投资机会。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月6日,已有103家保险及保险资管公司合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795次,46家银行及银行理财公司合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170次。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