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资金入市加速,指数化投资迎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AI导读:
中国决策层近期推出一系列举措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包括发布实施方案和行动方案,旨在加强优质指数供给、优化指数化投资生态。业内专家指出,这将促进公募基金主被动投资协调发展,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便利渠道,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生态。
近期,中国决策层密集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举措。2025年1月,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批准,中央金融办联合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金融监管总局,共同发布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
紧接着,中国证监会也发布了《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指出,将进一步加强优质指数的供给,不断扩充指数产品体系,优化指数化投资生态,并强化全链条监管与风险防范措施,全力推动资本市场指数与指数化投资的高质量发展。
业内专家指出,指数产品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载体,《行动方案》为指数投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战略导向。该方案对公募基金、指数编制机构及相关服务机构提出了具体要求,将在营造“长钱长投”环境、促进公募基金主被动投资协同发展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拓宽资金入市渠道
《行动方案》的核心目标是显著提升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的规模和比例,加速构建公募基金行业主动投资与被动投资协同共进的新格局。方案强调,通过强化指数基金的资产配置功能,稳步提升投资者的长期回报,为中长期资金入市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的良好生态,进一步壮大理性、成熟的中长期投资力量。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ETF市场规模大幅增长1.67万亿元,达到3.73万亿元,其中宽基指数ETF规模增加1.34万亿元。大资金频繁通过核心宽基ETF入市,为资本市场的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在未来三年内每年至少增长10%。业内普遍认为,ETF作为2024年规模增长最快的公募基金品种,有望成为公募机构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驱动力。
永赢基金认为,《行动方案》的实施将推动指数化投资在优化发行、降低成本、促进开放和风险防范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未来,产品端将向多资产、多元化方向发展;在销售渠道端,银行渠道在指数基金发行和持续营销中的影响力有望进一步增强。随着保险、社保、养老金、银行理财等中长期资金的持续入市,指数投资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矿证券分析师徐丰羽指出,在新投资范式、居民财富迁移以及政策红利的共同作用下,指数基金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资本市场改革重心已转向投资端,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成为投资端建设的核心环节。而《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在营造“长钱长投”环境、推动公募基金主被动投资协调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指数化投资以其费用低、投资分散、收益相对稳健的特点,为中长期资金提供了理想的资产配置渠道,将成为提升公募机构A股仓位的重要工具。
优化指数化投资环境
对于指数行业的关键参与者而言,《行动方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导。
《行动方案》强调,要加快优化指数化投资的发展环境,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永赢基金表示,《行动方案》从多个方面对公募基金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随着公募产品工具化特征日益显著,基金公司需要更加重视投资者的获得感,不仅要落实方案中的费用要求,还要加强投资者教育与服务,完善风险监测机制。另一方面,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公募基金要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特别是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绿色低碳等新兴生产力领域,要做好资金与产业的连接,助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行动方案》为持续丰富指数基金产品体系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对指数化投资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指数供给端来看,华证指数市场推广部副总监胡曾犀认为,《行动方案》提出的“稳步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和“着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是指数化投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生态”的必要条件。这要求指数编制机构在指数开发中更加注重指数的“可投性”,将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放在首位。同时,《行动方案》强调“持续加强优质指数供给”和“不断完善指数编制方法,增强指数产品生命力”,说明指数化投资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指数供给。提升指数质量是优化指数化投资生态的应有之义。
此外,《行动方案》还鼓励编制符合国家战略、表征金融“五篇大文章”、反映新质生产力、专精特新等特色指数,强调“中国特色”在指数化投资实践中的重要性。同时,方案还支持促进场外指数基金的发展,通过加大普通指数基金、ETF联接基金、指数增强型基金等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场外指数产品供给力度,更好地满足广大场外投资者的多元化投资需求,实现场内外指数产品的协同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