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高盛与德银相继发布研报看好中国股市,预计MSCI中国指数有大幅上涨潜力。德银更是将DeepSeek推出视为中国股票的“斯普特尼克”时刻,认为这将推动中国股票估值提升。当前A股市场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区域,外资机构积极唱多A股。

  □ 郭施亮 财经评论员

  近期,高盛与德银相继发布了对中国股市的乐观研报。高盛预测,今年MSCI中国指数有望实现14%的涨幅,而在最乐观的预期下,这一涨幅甚至可能攀升至28%。德银则更为激进,预计A股和港股将在今年中期超越去年的高位,并强调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现象即将成为历史。这一波外资机构的乐观预期,无疑为中国股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外资机构为何对中国股市如此看好?实际上,这并非外资首次对中国股市表示乐观。去年以来,已有众多外资机构对中国股市的走势持积极态度。而德银更是将DeepSeek的推出视为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认为这将推动中国股票估值折价的消失。

  DeepSeek作为中国企业的又一重要出海成果,其影响力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大。从TikTok的崛起,到DeepSeek的推出,中国企业的实力正在得到全世界的认可。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拥有全球第三大市值股票市场的中国,其A股与港股已成为全球资金配置的重要标的。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外资配置中国股票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股市已经历了多年的调整,但当前股票市场的平均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截至2月6日,沪市平均市盈率仅为13.90倍,沪深300的市盈率更是不足13倍。相比之下,美股市场的估值水平则明显偏高,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均远高于A股和港股。

  中国企业的出海步伐正在加快,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也在迅速提升。全球资金正在重新审视中国股票的估值,尤其是对中国优质股票的估值定价。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流向中国股票市场,这将有助于缩小中美两地市场的估值差距。

  从中长期来看,中美股票市场的估值差距只会越来越小。如果美股市场继续保持当前的估值水平,那么中国股票市场的估值至少需要提升50%才能趋于合理。回顾历史,A股市场曾在2007年首次触碰3000点,但在此后的17年里,A股市场的运行重心基本围绕3000点徘徊。然而,现在的3000点与17年前已大不相同,当前的市场估值明显偏低。

  与A股市场相比,美股市场也并非一直走牛。在经历了多年的震荡调整后,美股市场才走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大牛市。而A股市场同样经历了近18年的震荡调整,这是否会成为A股市场向上突破的契机?我们拭目以待。

  从货币财政政策来看,当前的政策环境处于近十多年来的最宽松状态,这对股票市场无疑是一个利好。同时,从经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当前经济正处于复苏回暖阶段,这也是投资股票的黄金时期。此外,从市场估值和资金流向来看,A股市场同样具备上涨的潜力。当前A股市场正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区域,股市向下调整的空间有限。而在日均成交额达到1.5万亿以上的背景下,市场更倾向于多头。

  综上所述,外资机构积极唱多A股并非空穴来风。中美股票市场的估值差距过大并不合理,如果美股市场的估值水平维持不变,那么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至少需要提升50%才能促使两地市场的估值差距趋于合理。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