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2025年国际金价预期上涨,金饰价格攀升。商业银行加大黄金产品营销力度,推出多样化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黄金消费热潮下,银行贵金属业务推广力度加大,助力提升中间业务收入。

2月7日,北京客户陈女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她在金价高点以23040元从银行购入了一款30克的古法手镯,相较于首饰店,每克节省了约100元,仅售768元/克。随着2025年国际金价预期持续上涨,金饰价格也随之攀升。2月6日,周大福、六福珠宝等品牌的足金饰品报价已高达869至872元/克,而“金饰价格两天涨20元/克”的话题更是冲上热搜。

面对金价走高和金饰需求的激增,商业银行纷纷加大黄金产品的营销力度,推出多样化的黄金产品。不仅有传统的生肖金币、金钞,更有吊坠、手镯、戒指等黄金饰品,这些新颖的产品设计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例如,工商银行推出的“转转福”转运珠,以神兽玄武为灵感,设计独特,售价为999元,相比金店同类产品价格更为亲民。

此外,招商银行上线的“婚嫁”系列金饰也备受关注,包括可个性化定制的结婚证、三金套装等,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其中,结婚证售价为6800元,三金套装售价为22516元,均受到市场欢迎。

陈女士表示,她关注这款古法金镯已久,虽然购入时价格较高,但仍比金店便宜。另一位投资者也分享了她在招商银行购买古法手镯的经历,她表示,银行购买不仅价格相对合理,还能享受邮寄到家的便利服务。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分析指出,黄金作为受大众欢迎的消费、投资品种,有助于银行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吸引更多客户关注银行的金融产品。同时,通过销售黄金产品,银行可以获取销售佣金、手续费等直接收益,增加中间收入,提升盈利能力。

随着净息差的持续收窄,银行愈加重视通过提升中间业务收入改善经营业绩。然而,202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显示,银行中收业务普遍承压。为了稳住中间业务收入,商业银行从理财基金保险、贵金属等多方位加大力度推广。在黄金消费热潮下,银行更是顺势加大了贵金属业务的推广力度。

除了增加销售品类和注重产品设计外,银行还推出了各种促销活动。例如,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在广州、佛山、东莞三城同时举办第三届全民黄金节,推出“建行金”生肖系列产品、熊猫金币等。而中小银行如颍淮农商行、常熟银行等也推出了各种黄金相关的优惠活动,以吸引客户。

然而,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在贵金属销售方面存在差异。大型银行的黄金产品做工精美,销量较好,而一些小银行则面临一定难度。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建议,如果是为了投资,应优先选择投资金条或金币;如果更看重文化寓意和艺术价值,银行发售的黄金工艺品则是不二之选。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黄金饰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