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产AI开源大模型平台DeepSeek引发全球科技圈关注,科创板科技型企业价值重估成为焦点。文章从业务、研发、长远视角分析科创板企业价值,探讨非标准会计指标在估值中的应用。

新华财经上海2月9日电(记者杜康)近期,国产AI开源大模型平台DeepSeek凭借其开源特性和高性价比,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科技圈的广泛关注,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态势迎来了重要“转折点”。在此积极因素的推动下,国内部分科技行业的景气度呈现出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

如何更加准确地认识和评估科技企业的价值,再次成为业界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以科创板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在业务布局、研发创新等多个维度均展现出显著的亮点。对于这类企业,评估其价值不仅要关注财务数据,更要深入分析其业务和技术实力;不仅要看重物质资产,更要重视人才团队;不仅要关注当前表现,更要展望长远发展潜力。

业务视角:自主可控、全球市场竞逐、未来产业布局

科创板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地,已经孕育出一批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助力产业链自主可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凭借稀缺的行业地位和技术独占性,填补了国内多个行业的空白,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在集成电路领域,科创板汇聚了近120家涵盖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环节的集成电路企业。其中,中芯国际、海光信息、中微公司等龙头企业在芯片设计、制造工艺方面持续创新,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中国“芯”的自主可控贡献力量。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14家科创板公司专注于高端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激光加工设备等领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持。此外,新材料领域也有近40家科创板企业布局新型高性能材料业务,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高端制造领域,提升了我国材料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据统计,一批科创板公司已经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占据了市场领先地位。超过7成的科创板公司实现了境外销售,其中27家公司的销售区域已覆盖超过100个国家或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百济神州、百利天恒等企业创造了国产创新药出海授权交易金额的新纪录。在新能源领域,科创板的光伏龙头企业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的光伏组件出货量稳居全球前列。

此外,还有一批科创板企业面向“未来产业”进行布局。在人工智能领域,有32家公司专注于大模型训练、算法优化与场景落地,为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下游应用场景提供坚实支撑。在低空经济领域,18家公司深耕机身复合材料、无人机研发制造等业务方向。在机器人领域,6家公司布局工业机器人整机及零部件开发,持续储备技术优势。

研发视角:夯实创新基础、锻造核心资产

研发创新是科创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源泉。2022年,科创板公司的研发投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而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的研发投入再次超过千亿元,达到同期归母净利润的两倍多。同期,科创板公司的研发强度中位数高达12.6%,远超A股其他板块。科创板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其中10家公司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彰显了强大的科研实力。

与传统制造业企业相比,科创板公司呈现出典型的研发驱动、技术密集特征。尤其在半导体芯片设计、生物医药等细分领域,科创板公司主要采用轻资产模式运营,无形资产与核心技术团队成为企业最宝贵的核心资产。以科创板创新药企业为例,截至2024年上半年,相关公司平均临床在研品种达到8.5项,临床试验数量达到18项,其中进入临床3期阶段的品种数量为2.8项。丰富的管线储备加速了科创公司新药的商业化进程,形成了良好的发展预期。

核心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科创板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数据显示,超过6成的科创板公司创始团队由科学家、工程师等科研人才或行业专家组成,近三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兼任核心技术人员,且拥有博士学历。目前,科创板已汇聚近23万人的研发人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平均超过3成。

长远视角:拥抱政策红利、拓展估值新视野

科创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经营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仍在提升巩固阶段。在面对宏观环境变化、行业周期轮动时,业绩波动是常态。然而,科创板企业展现出积极扩产、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坚定信心。2024年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投资合计约1383亿元,超过板块净利润的3倍。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制度创新为科创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2024年,证监会发布的“科创板八条”从多个维度为科创板企业提供政策工具,包括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科创板新增披露了70余单股权收购,交易金额合计超过192亿元,交易单数较上年同期增长超一倍。

对于当前研发投入和资本开支较高的科创企业而言,以净利润为核心的传统估值体系或许难以全面反映其价值内涵。因此,部分科创板公司积极借助非标准会计指标(Non-GAAP)口径下的财务数据,为投资者提供更广阔的估值视角。例如,在晶圆代工、集成电路设备、面板制造等固定资产投入较高的细分领域,科创板公司通过披露EBITDA等企业价值倍数变化,更全面地传递其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公司2024年度的年报模板中设有专门用于披露非标准会计指标的小节,公司可以结合自身行业及业务特点在年报中自主披露非标准会计指标,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增量信息。

相关图片描述 原文链接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