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企业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达56%,创历史新高。出海过程中,中国手机品牌展现卓越创新能力,ESG与长期主义成为核心战略。未来,如何在经营理念上实现优化、提升品牌形象,将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56%,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历史性的高峰,更预示着中国手机产业迈向新的征程。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全球季度手机跟踪报告,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企业(涵盖小米、OPPO、vivo、荣耀、华为、联想、realme、传音等知名品牌)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占比达到了惊人的56%,创造了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历史新高之后,又迎来了新的利好消息。今年1月20日,手机“国补”政策正式上线。业内分析指出,国补政策有效激发了消费需求,助力手机厂商提前释放销量,有望重塑全年手机销售曲线,为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进一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手机企业出货量的攀升,离不开品牌出海战略的成功实施。在此过程中,经营管理成为企业走向世界的关键要素之一。中国手机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深耕细作,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

中国品牌展现卓越创新能力

近年来,全球产业链持续延伸,格局深刻变革。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欧洲能源危机等多重挑战,中国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并战略性调整其全球业务布局。在此背景下,“出海”已成为中国手机企业的必然选择。

手机作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中国手机品牌在此浪潮中加速崛起,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更将目光投向海外,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发布的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小米、OPPO、vivo成功跻身全球前五品牌之列,且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工信部品牌培育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明指出,中国手机品牌展现了惊人的创新能力和迭代速度。凭借在国内市场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成本管控能力、紧贴市场的渗透战术以及对互联网渠道拓展和社群营销的独到见解,中国手机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

知名品牌专家、瞻胜传播创始合伙人庞瑞也表示,中国电子产品、手机制造类企业的最大优势在于拥有从设计研发到生产、物流、销售的全产业链。这是全世界最完整、综合成本最低、产能最可靠的供应链,为中国手机品牌出海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出海过程中,“Glocal”(全球本地化)理念成为中国手机品牌的重要战略。许多品牌都在出海策略中提及“Glocal”,强调全球化思维与本地化创新的结合。传音控股和OPPO等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Glocal”理念的有效性。

ESG成为出海核心要素

除了“Glocal”理念外,“长期主义”也是中国手机企业在品牌出海过程中的重要热词。要想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离不开大量资源的持续性投入,包括技术、资金等。传音控股和OPPO等企业通过自研技术、自建售后服务体系等方式,展现了“长期主义”的坚定决心。

在当前中国品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背景下,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它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更在一定程度上对品牌形象的塑造与业务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传音控股与联合国难民署的合作,以及OPPO在印尼的高本土化程度,都是ESG理念在出海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然而,中国手机品牌在出海过程中仍需补足短板。陈明教授指出,相比国际手机品牌,中国手机品牌急需加强文化体系的构建和品牌人格化属性的赋能。这将是未来中国手机品牌在全球化征程中亟待提升的关键空间。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手机品牌出海步伐的加快,如何在经营理念上实现优化、提升品牌形象,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庞瑞建议中国企业采取务实态度,根据市场需求、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来寻找动态平衡,适应不同市场的特点。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原样,未做改动)

相关图片描述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