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改革深化,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AI导读:
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需深化改革,证监会加快改革步伐,推动投融资综合改革,增强A股全球吸引力,优化市场结构,提升内在稳定性,为实体经济服务。
在追求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改革被视为推动进步的关键法宝。近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署名文章中着重指出,加速改革开放步伐,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并紧急推进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总体实施方案的落地。同时,他强调以开放促进改革,积极且稳妥地加强与境外市场的合作。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认为,通过改革手段解决资本市场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尤其是通过综合改革,构建投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能够持续增强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市场,提高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和运行效能,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改革:激活发展新引擎
当前,中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及期货市场的规模均居全球领先地位,为进一步优化和强化市场基础提供了坚实基础。要实现新的突破,关键在于优化增量、激活存量,通过改革释放新的增长动力。
回顾过去一年,资本市场改革举措频出。从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新“国九条”,提出多项措施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到同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再到“稳住楼市股市”的政策定调,中央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形势进行了科学研判,并为市场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证监会修订和制定了超过60项制度规则,构建了“1+N”政策体系,系统性地重塑了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和监管逻辑。
随着部分改革措施的逐步落实,市场呈现出积极的变化:权益类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的规模已突破3万亿元;去年有55家企业平稳退市;证监会与地方政府共走访了1622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披露了2131单并购重组交易;企业实施分红2.4万亿元,回购1476亿元,均创下历史新高。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指出,顶层设计对资本市场的关注度持续上升,金融监管机构多次强调要增强增量政策储备和建设稳定机制,以增强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性。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长期资金的积极入市,不仅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流动性,还有助于减少市场波动,稳定市场运行。
对于未来改革的重点,吴清表示,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总体实施方案的落地,通过深化注册制改革、引导更多高科技标杆企业登陆A股市场、活跃并购重组市场、实施严格的常态化退市制度以及畅通资金入市渠道等多种方式,既强化市场基础,又优化市场结构,特别是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投资者结构和资金结构,推动资本市场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投融资综合改革:核心与关键
投资与融资紧密相连,互为支撑。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不仅直击当前妨碍市场稳定发展的核心痛点,也是推进系统性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稳定股市的重要切入点。吴清强调,要加快改革开放,深化这一领域的综合改革。
近日发布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多项举措,旨在打通影响中长期资金投资的难点和堵点。此外,公募基金行业的费率改革稳步推进,权益类基金特别是指数化投资得到大力发展,首批指数基金被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改革步伐紧凑,重点引导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下一阶段,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投资A股的比例和规模,加快构建支持“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深化公募基金改革,建立与投资者利益相绑定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支持指数化投资的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投资端改革的重点,为资本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改革的目的是打造价值投资的市场生态,形成中小投资者能够获得合理回报的新格局。这不仅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为长期投资者提供可靠的投资标的,还要增加金融产品创新,减少市场波动,推出更多适合长期投资的产品和服务。
在融资端,证监会先后发布了“科创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和“并购六条”等规则,完善了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框架,促进了优质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集聚。去年以来,新上市的公司中,近七成为专精特新企业。
监管部门目前正在酝酿更加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安排,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的改革,增强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建议,优化资本市场体系以支持科创企业,强化科创债与机构投资者作用,出台新质生产力企业认定标准,加快构建科学评估与风控体系,并全面推行“两强两严”的监管新模式,完善注册制配套监管机制。
高水平开放:增强A股全球吸引力
高水平开放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监管部门持续推进市场、产品和机构的双向开放,实现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并重。
一方面,外资机构积极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目前已有26家外资控股或外商独资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机构获批成立。截至去年底,共有866家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获得投资资格,外资通过QFII和沪深股通两个渠道持有A股约3万亿元人民币。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积极出海拓展业务。去年全年,已有上百家企业获得境外首发备案和全流通备案,其中赴港上市成为主流。这些企业涵盖了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新经济领域,以及加速拓展国际版图的消费品行业公司。企业境外上市不仅拓宽了融资渠道,还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
吴清指出,下一阶段将继续以开放促改革,优化境外上市备案制度,稳步拓展资本市场的跨境互联互通,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同时,积极推动资本市场“惠港5条”政策的落实,大力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积极稳妥地拓展与境外市场的合作。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http://www.stcn.com/image.jpg)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