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银行2024年业绩快报:四季度成关键盈利优化期
AI导读:
汇总分析多家上市银行2024年度业绩快报,去年四季度成为关键盈利优化期,多家银行凭借非息收入拉动全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指标大幅改善,展望2025年银行业营收面临多重变量和挑战。
汇总并分析了截至目前发布的多家上市银行2024年度业绩快报及去年三季报后,一个明确的结论显现:去年四季度对于银行业而言至关重要,一批银行凭借这一季度的强劲表现,成功拉动全年盈利指标大幅优化,部分银行甚至实现了同比由负转正的显著转变。
多位业内人士在探讨相关银行营收和净利改善的原因时,纷纷强调了非息收入的拉动作用。去年四季度,多家银行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加大投资收益的增厚力度,交易性资产等其他非息收入实现了猛增。
从资产端投放的角度来看,作为2025年“开门红”项目的储备期,去年四季度银行还面临了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密集发行的情况,这些债券主要用于化解债务风险,因此信贷投放更加注重结构而非规模。
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多家银行去年四季度过得并不轻松,既要保持全年营收稳定,又要为“开门红”做好准备。那么,在2025年政策利率下行、城投化债继续拉低贷款收益率、存款挂牌利率续调等可预见变量的情况下,银行业营收的主引擎将是什么呢?
多家银行盈利优化显著,四家银行同比由负转正
据记者不完全汇总并拆解多份上市银行2024年业绩预报,不少上市银行的经营效益呈现出翘尾行情,四季度带动了全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指标的大幅改善。其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郑州银行和厦门银行四家银行的相关经营指标成功由负转正。
![](https://www.yxiu.cn/files/20250210/1739143813681.jpg)
招商银行方面,去年三季报显示,该行1-9月实现营业收入2527.09亿元,同比下降2.91%;实现归母净利润1131.84亿元,同比下降0.62%。然而,到了2024年业绩预告中,招行全年营收达到3375亿元,同比下滑幅度收窄至0.47%;归母净利润更是达到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成功实现正增长。
兴业银行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624.17亿元,同比增幅为1.81%;归母净利润为630.06亿元,同比仍下降3.02%。但经过四季度的努力,该行全年营收增至2122.26亿元,同比增幅为0.66%;归母净利润为772.05亿元,同比增幅0.12%,同样转为正增长。
郑州银行方面,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90.41亿元,同比下降13.71%;归母净利润为22.44亿元,同比下降18.41%。经过四季度的大幅提升,该行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8.61亿元,同比降幅收窄至5.9%;实现归母净利润18.66亿元,同比增幅为0.88%,成功转正。
厦门银行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61亿元,同比下降3.07%;实现归母净利润19.34亿元,同比下降6.27%。然而,经过四季度的努力,该行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94亿元,同比降幅收窄至2.61%;营收更是实现转正,全年达到57.61亿元,同比增长2.82%。
除了上述四家银行外,据不完全统计,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南京银行等银行的盈利指标也实现了大幅优化。
中信银行去年前三季度和全年的营收及净利增速本身即为正,四季度更是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为0.76%,而全年净利润增幅提升至2.33%。浦发银行全年营收同比仍为负增长,但下降幅度由前三季度的2.24%收窄至1.55%;归母净利润增幅高达23.31%,表现突出。南京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幅为8.03%,全年增至11.3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前三季度为9.02%,全年微涨至9.05%。
综上所述,多家银行在去年四季度均实现了全年营收或归母净利润指标的不同程度改善。
四季度投资做波段,拉动非息收入增长
对于银行经营效益增长的归因,信贷资产投放力度加大、付息率管控、精细化管理以降本增效、风险管控和处置水平提升等因素都是常见的。在谈及2024年业绩预报符合预期甚至超出预期时,多名受访人士在上述因素之外,还特别提到了投资业务创出的非息收入对银行整体收益的拉动作用。
例如,浦发银行在业绩快报中明确表示,经营效益增长的主因之一是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该行主动把握市场机遇,积极增厚投资收益,交易性资产等其他非息收入增长显著。
招商银行副行长兼财务负责人彭家文也在去年三季度投资者交流会上提及了投资业务的重要性,表示要“抓住债券市场的波动和震荡带来的市场机遇,做好波段操作”。
此外,长江证券也在相关研报中指出,去年银行营收端主要受益于债市行情,预计上市银行2024年四季度普遍依靠投资收益及其他非息收入拉动营收增速回升。
在面临巨大经营压力的情况下,多家银行在四季度抓住债牛行情,通过波段操作等方式提升投资收益,成功拉动了非息收入的增长,为全年营收和净利润的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考虑到2025年的“开门红”项目以及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的密集发行,银行在信贷投放上更加注重结构而非规模,这也进一步凸显了非息收入在银行业绩中的重要性。
2025年银行业营收的关键变量与挑战
展望2025年,影响银行业营收的关键变量有几个是可预见的:
首先,政策利率仍有下行空间,这将促使存量贷款重定价并拉低新增贷款定价;其次,城投化债工作的推进将带动银行贷款收益率下行;最后,商业银行的存款挂牌利率预计还将下调。
这些变量将对银行业的营收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从多家专业机构的展望来看,虽然净利息收入降幅有望收窄、净息差降幅也将收窄,但投资收益很难持平2024年水平,债市回调将导致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放缓。
在具体经营指标方面,中国银行研究院预计2025年净息差将略微下降至1.5%左右,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将增长7%左右;摩根士丹利预测2025年平均贷款收益率将下降15至20个基点,同时存款和融资成本也将有类似幅度的下降;湘财证券分析师指出,如不考虑未来进一步降息,商业银行2025年息差下行幅度将较2024年进一步缩窄;摩根士丹利还预计2025年中国主要银行的利润将保持稳定;中金公司则预测2025年上市银行手续费收入增长在-5%至0%的区间内。
面对这些挑战和变量,银行业需要继续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并创新业务模式,以实现稳健的营收和利润增长。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