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春节,我国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推广,老字号餐饮品牌纷纷借势,以非遗技艺、美食文化为核心卖点,打造沉浸式餐饮体验。同时,外卖业务迎来新一轮增长,老字号品牌积极拓展线上市场。如何在消费升级浪潮中突围,成为行业共同课题。

  春节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更是餐饮消费最旺盛的时期。2025年,随着我国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推广,众多老字号餐饮品牌纷纷借势,以非遗技艺、美食文化为核心卖点,打造沉浸式餐饮体验,掀起市场热潮。这一趋势不仅提升了老字号品牌的吸引力,也推动了传统美食的创新发展。

  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消费者的餐饮需求已从单纯的“吃得好”转变为追求“吃得有文化、有体验”。非遗文化与餐饮场景的结合,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同时,随着外卖业务的进一步渗透,年夜饭的消费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字号开始布局线上市场,拓展全渠道销售模式。

  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李志起分析认为,2025年春节餐饮市场呈现三大新趋势:老字号借助非遗文化推动品牌年轻化;外卖与堂食融合,提供更多便利选择;后春节时代,行业面临淡季挑战,需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创新寻找增长空间。

  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显示,受春节假期前餐饮需求增加影响,1月份餐饮业现状指数为48.60,环比上升2.42。其中,门店销售额、盈利、用工规模、客流量指数均有所上升。在政策红利和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老字号餐饮品牌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如何在旺季后持续保持市场热度,仍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餐饮迎创新潮

  郭女士今年特地带孩子逛地坛庙会,发现庙会上的小吃摊位已不再是不知名的小摊,而是汇聚了东来顺等老字号品牌。为了迎接“非遗版”春节,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许多老字号品牌深度融合非遗文化,丰富产品线、升级消费场景,为消费者带来别具一格的年味盛宴。

  北京东来顺在春节期间亮相“京彩新春彩灯嘉年华”,推出双展位模式,一方面带来非遗锅涮肉,另一方面增加清真小吃赛道。东来顺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春节庙会等大型活动,将老字号的传统味道传递给更多年轻消费者,同时增加品牌吸引力。

  不仅是京城老字号,全国各地的传统餐饮品牌也在春节期间焕发出新活力。例如,广州陶陶居推出“新春福宴”,结合广府非遗美食文化;杭州楼外楼则推出限量版“龙井茶宴”,吸引众多食客。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分析道,春节期间消费者的需求更倾向于“体验+美食”的结合,老字号餐饮品牌通过非遗文化赋能,正好契合了这一趋势。

  外卖业务成春节市场新支点

  今年春节,除了线下餐饮市场的火爆,外卖业务也迎来新一轮增长。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全国重点监测餐饮企业的外卖收入同比增长1.6%。在堂食消费恢复的情况下,外卖市场依然保持稳健增长。

  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外卖订单量最高峰出现在除夕夜,年夜饭订单同比增长近10%,其中“年夜饭半成品”套餐销量增长超过15%。老字号品牌也在顺应这一趋势,积极拓展外卖市场。例如,全聚德加大线上外卖投入,与平台合作推出主题营销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江瀚分析称,随着外卖平台的成熟和配送效率的提升,外卖已成为春节餐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来看,外卖仍是餐饮行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增长点。

  老字号如何在消费升级中突围?

  春节过后,餐饮行业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如何在后春节时期维持市场热度,成为众多餐饮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与此同时,国家在提振消费方面的政策持续发力,为餐饮行业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如发放餐饮消费券、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等。2025年春节期间,多个地方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举办美食节等方式拉动餐饮消费。但老字号餐饮仍需面对节后客流下降的现实挑战。萃华楼总经理王培鑫坦言,节后会进入消费低谷,尤其是高端餐饮。

  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后春节市场的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品质、服务和创新上。老字号餐饮品牌需要在保证传统口味的同时,不断优化就餐体验、提高服务水平,并借助数字化手段优化供应链和会员管理。

  “春节旺季之后,如何在平稳期持续吸引消费者,是餐饮行业的重要课题。”江瀚总结道,“品牌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加强市场营销、提升服务体验等方式,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