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春节以来,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震动全球AI圈。近期,多地政府密集调研人工智能产业,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推动人工智能与各领域深度融合,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东莞、苏州、厦门等地出台具体发展规划,预示着后续会有一系列政策扶持举措出台。

 自春节以来,深度求索(DeepSeek)横空出世,震动全球AI圈,人工智能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在近期各地政府会议及领导调研中,人工智能也成为当之无愧的高频词。昨日,浙江省委书记王浩与“杭州六小龙”等相关企业负责人座谈;广东、安徽、广西等地党政领导也密集调研人工智能产业,推动人工智能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展现各地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决心。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开年以来,地方政府瞄准人工智能产业,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例如广东省东莞市“一号文”提出到2027年推动15宗以上人工智能企业/产业项目落户东莞;江苏省苏州市将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行动列为“苏州智造十大行动”之一,加速推动“场景开放、算力无忧”;福建省厦门市印发《规划》,明确到2027年,厦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

省市领导“扎堆”调研AI

浙江省委书记王浩2月13日下午主持召开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座谈会。他强调,要坚持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以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座谈会上,阿里云计算、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等20家企业、高校、科创平台和科研院所负责人先后发言,就加强人工智能基础模型创新、拓展AI应用场景、构建创新互助平台、优化人才服务政策、打造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等谈了自己的想法建议。

不只是浙江,财联社记者注意到,2025年以来,多地地方党政领导密集调研人工智能产业,彰显了各地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决心。

2月10日至11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到深圳市福田区、南山区、光明区,深入重大科创平台、科技创新企业,专题调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作。王伟中表示,要按照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培育壮大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安徽省省长王清宪近日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通用智能产业发展工作。王清宪要求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强通用和垂类大模型研发布局。

近年来,广西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世纪互联、同方知网等人工智能企业加快落地。在广西的新春第一会上,“人工智能”成为高频词。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表示,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要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会议透露,广西将加快构建以人工智能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具体到广西南宁市和玉林市,相关领导也展开集中调研。

南宁市相关领导率队到五象云谷智算中心等单位调研。重庆市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加快实施AI+科技创新行动。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表示,2025 年开年众多省市领导密集调研人工智能产业,传递出后续会有一系列政策扶持举措出台。

北京以政务数据为基础、杭州以电商数据为依托、深圳则凭借制造类数据

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旗下“交汇点”客户端连续发布文章讨论城市对于新技术产业的吸引力。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爱济南客户端也发文提出济南该向杭州学什么。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浪潮信息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城市人工智能算力排行中,北京和杭州依然稳居排名前两位。

北京自2019年以来持续位列第一,得益于大批大模型企业聚集和政策支持。

杭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创新举措巩固了其地位,成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的标杆城市。

目前各地正依据本地企业应用场景与数据集的具体内容,积极开展与AI的结合工作。例如,北京以政务数据为基础、杭州以电商数据为依托、深圳则凭借制造类数据。

东莞“一号文”提出统筹设立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人工智能子基金

多城竞相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出台各具特色的发展规划与行动方案。

2025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出台《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在培育人工智能领域耐心资本方面,东莞“一号文”提出了统筹设立规模不少于50亿元的人工智能子基金群。

苏州今年也提出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其中,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行动。

厦门市也加入了这场竞赛,发布《厦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7年)》,明确发展目标。

支培元建议,不同地区基于自身优势打造差异化路径,避免同质化竞争。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