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港股科技板块大幅上扬后,部分私募机构考虑获利了结。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幅超34%,港股市场震荡加大。多家私募提醒,港股科技板块性价比下降,A股核心资产成阶段性洼地。高盛报告称人工智能将提升中国公司每股收益。


随着18日港股科技板块再次大幅上扬,国内部分私募机构对于连续大涨后的恒生科技指数,开始考虑获利了结操作。港股市场近期波动加大,显示市场对后续走势存在分歧。

资料显示,自1月14日至今的短短一个多月,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幅超过34%。港股恒指涨幅达15%,显著跑赢A股主要指数。多家私募机构提醒,港股科技板块的性价比正在下降,A股核心资产正成为阶段性洼地。

大涨后的港股面临回调压力?

港股自1月中旬开启反弹行情,恒生科技指数步入技术性牛市,尤其是春节后的反弹力度超出预期,但过快涨幅引发获利了结。知名私募“相聚资本”研究总监表示,港股仍有上涨空间,但需警惕风险补偿降低。

统计显示,2025年至今,恒生科技指数飙涨超26%,位居全球资产表现榜首。港股市场震荡加大,显示市场对后续走势分歧加剧。

在操作中,私募机构仍会选择竞争力强、现金流稳健的标的,注意风控,通过高抛低吸平抑净值波动。

星石投资高级基金经理认为,港股领跑因部分公司股权定价极低,与美股公司估值差异大,存在非理性因素。随着非理性因素消失,港股定价将逐渐修复,中长期优质股权将得到更公允定价。

A股科技核心资产或补涨

港股估值修复后,A股核心资产成为阶段性洼地。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指出,港股上涨引发外资回流,国内活跃资金仓位高,机构有再平衡需求。科技和主题板块情绪指标高位。

南下资金净流入持续,2025年以来累计净流入超1500亿元。外资主要流入低估的消费与科技行业。A股市场AI行情未现系统性拥挤,逐渐向有业绩方向落地。

人形机器人板块持续火热,主动型基金收益颇丰。机器人ETF春节后资金加快流入,份额增加近9亿份。

高盛报告称,预计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将提升中国公司每股收益,未来十年每年提高2.5%。该行上调MSCI中国指数目标位,预计上涨16%。人工智能模型改变中国科技叙事,提升股票公允价值,可能带来超2000亿美元资金流入。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