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港股市场延续反弹势头,恒生指数年内涨幅达14.54%,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26.21%。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创近四年新高,成为行情主力军。多只港股主题基金净值强劲上涨,主动权益基金也有不俗表现。但后续市场可能震荡消化乐观预期,等待催化剂。


2025年,港股市场延续了2024年的强劲反弹势头,在震荡中实现了“小步快跑”。截至目前,恒生指数年内涨幅已达14.54%,恒生科技指数更是达到了26.21%的惊人涨幅。

2月18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金额高达224亿港元,创下了近四年来的单日新高,多只港股主题基金净值也随之强劲上涨。

以被动产品为例,多只中证港股通科技ETF的单日净值涨幅接近3%。年内来看,富国、易方达、华宝、博时旗下的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的回报率均达到了30%左右。

不少主动权益基金也在这场行情中获益颇丰。截至2月18日,共有9只含“港”量高的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净值涨幅超过20%,其中表现最好的产品——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年内涨幅已达27.53%。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业绩表现较好的主动权益基金中,有部分产品早在2024年下半年便提前加仓了港股,如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汇丰晋信沪港深等。

多家基金公司认为,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港股市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然而,随着指数大涨,部分止盈资金已经开始在ETF上做减法。有公募人士提醒,后续港股市场可能会在震荡中消化乐观预期,并等待后续催化剂。

谁是行情主力军?

2月18日,港股大幅反弹,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高达224亿港元,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中证港股通中国100指数均有所上涨。

个股方面,阿里巴巴、小米集团、腾讯控股等被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股价也随之上涨。在此背景下,小米大涨7.2%创历史新高,快手大涨9.6%。南向资金和部分交易型资金无疑成为了此轮行情的主力军。

多只港股主题基金近期净值也迎来了强劲上涨。以被动产品为例,海富通中证港股通科技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等产品的单日净值增长率均接近3%。

哪些主动权益基金接到“泼天富贵”?

和港股主题ETF相比,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相对逊色,但仍有不少产品获益。截至2月18日,共有9只含“港”量高的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净值涨幅超过20%。

从持仓上看,这些产品在2024年四季度大幅加仓了电子行业,受益于Deepseek引发的科技股行情。此外,还有多只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回报均在2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业绩表现较好的主动权益基金中,有部分产品早在2024年下半年便提前加仓了港股,如宁君管理的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等。

这些产品年内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正收益。

阶段新高之下的“减法”和“加法”

恒生指数近期大幅上涨的背后,是恒生科技和港股红利的双重主线带来的结构性行情。一方面,DeepSeek点燃了AI应用的发展,恒生科技尤为受益。另一方面,港股红利仍是长期的投资方向。

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股的态度也出现反转,高盛、德意志银行等积极看多中国股票,认为港股估值具有优势。

虽然港股市场情绪逐渐回暖,但多家机构认为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港股市场具有较高性价比。然而,随着指数大涨,止盈资金在ETF上开始做减法。

后续的港股市场大概率会在震荡中消化一些乐观预期,并等待后续的催化剂。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