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港股市场持续火爆,大量资金涌入推动行情高涨,香港银行间流动性减少,银行大规模借入隔夜现金。港股在二级市场上表现强劲,科技股领涨。机构认为港股市场行情将持续,配置思路上应拥抱AI,重视资讯科技和可选消费。

  港股,被买爆了!近期,港股市场持续火爆,大量资金纷纷涌入,港股市场的投资者需求飙升,导致香港银行间流动性减少,香港银行因此向香港金管局借入55亿港元的隔夜现金,规模创五年多来新高。

  分析师指出,香港银行间流动性减少,正是由港股需求激增推动的,中国香港股市的强劲势头仍在持续,“流动性”紧张状况可能会在短期内延续。在二级市场上,港股的强势依旧不减。2月19日,香港股市低开高走,科技股领涨,华虹半导体大涨近23%,中芯国际涨幅超过8%。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额超过100亿港元。

  港股太火!香港银行现金“告急”。2月19日,香港股市探底回升,恒生指数盘中一度跌超1%,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超2%。截至收盘,恒生指数微跌0.14%,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59%,南向资金净流入超过100亿港元。盘面上,半导体、汽车零部件等板块领涨。

  自1月14日以来,港股市场一路飙升,香港恒生指数涨幅超过21%,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更是超过34%。券商分析师指出,南向资金和海外资金共振,推动港股成为资金配置的焦点,同时,中国内地AI主题叙事带动资产重估,港股表现持续强劲。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抢购潮还导致香港银行现金“告急”。由于港股需求飙升,香港银行间流动性减少,促使香港银行大规模借入隔夜现金。彭博社数据显示,2月1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通过贴现窗口借出55亿港元,为2019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彭博社指出,过去一个月,港股表现优于全球同行,中国内地和海外投资者购买港股的需求激增,促使当地银行在货币市场上寻求更多现金,导致融资成本飙升。衡量中国香港一个月融资成本的指标飙升约40个基点,至4.07%,创近六周新高。

  机构认为,港股市场的行情还将持续。开年至今,港股市场领跑全球权益市场,其背后本质驱动力在于港股“AI含量”高,且AI相关的科技类资产较A股更具辨识度,同时,港股分母端流动性和风险溢价也出现实质改善。

  国金证券表示,短期维度内,港股“躁动行情”将延续,中期估值扩张空间有限,盈利修复的验证是关键。配置思路上,应拥抱AI,重视资讯科技(传媒、计算机)+可选消费(商贸零售、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汽车)。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下半年,经济内生增长动能逐步修复,地产下行周期逐步见底,恒生科技有望迎来盈利预期修复下的贝塔行情。

  交银国际证券称,恒指过去两周的上涨均由估值驱动,当前位置已修复较为充分,且短期上涨斜率较快,恒指已进入超买区间,短期可能面临调整风险。当前环境下,交银国际证券推荐港股“高弹性+高股息”配置策略,看好港股AI及科网板块,特别是在国产大模型推动下,AI基础设施提供商和算力相关标的正迎来估值重构窗口。

  半导体产业链亦值得关注,尤其是在产业链本地化进程加速背景下,具备进口替代潜力的内地芯片设计企业机会明显。建议仍以高股息板块作为防御性底仓,重点关注电力公用事业、电信运营商、银行等现金流稳定、股息率具备吸引力的板块。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