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港股科技行情持续回暖,多只绩优ETF遭遇资金净流出,而红利资产相关ETF逆势吸金。投资者分歧加剧,部分认为科技成长为主线,部分坚守红利低波。恒生科技指数年内上涨近30%,投资者需关注资金高低切换现象。

随着港股科技行情持续回暖,部分投资者开始落袋为安。近期,港股科技等赛道的多只绩优ETF遭遇资金净流出,而红利资产相关ETF则逆势吸金,资金出现“高切低”调仓现象,投资者分歧加剧。港股科技ETF

截至2月19日,恒生科技指数年内上涨26.95%,创下近三年新高。Wind数据显示,多只投资港股的股票型指数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回报超过11%,其中港股通互联网ETF(159792.OF)收益高达30.27%。港股互联网及科技主题产品表现最优异,业绩TOP20全部由相关主题产品包揽。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分析,港股科技指数上涨主要基于国内政策支撑、南向资金和外资回流、AI技术突破及低估值等因素。然而,随着港股科技ETF上涨,投资者分歧开始显现,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相关ETF产品出现资金净流出。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陈实指出,港股资金存在高低切换迹象,从科技方向切换到红利方向。格上理财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同样认为,跟踪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的资金出现了流出情况,可能切换的赛道包括红利资产、“中国制造”板块等。同时,港股创新药ETF成为2月净流入最多的ETF。

部分机构投资者对港股上涨的可持续性持谨慎态度,认为短期涨幅主要由外资空头回补和南下资金增持推动。但另一部分投资人则坚定看好港股科技股,认为受益于经济转型和AI板块,科技互联网公司有望持续表现良好。此外,不少机构采取港股“科技+红利”两手都抓的策略。

总体来看,港股整体估值较低,未来修复空间较大。科技股尤其是与AI、半导体、互联网平台相关的公司,以及高股息股因其稳定的现金流和较低的估值,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