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DeepSeek概念持续升温,带动恒生科技指数自1月中旬以来上涨超过33%。内外资金纷纷涌入港股科技类资产,但市场对其后续走势存在分歧。部分机构看好复苏趋势,但也有机构警告回调风险。

Deepseek概念持续升温,带动恒生科技指数飙升。自1月中旬以来,恒生科技指数已上涨超过33%,这一涨幅远超A股和美股主要大盘指数。

近期,港股科技类资产吸引了大量内外资金的涌入。数据显示,从1月24日至2月13日,外资回流港股市场近130亿港元。而在2月17日至2月19日,南向资金三日净流入金额超过400亿港元。

关于港股科技板块的后续走势,市场目前存在分歧。部分机构认为,港股在增量流动性和情绪推动下可能保持强势,短期“春季躁动”或将持续。然而,也有机构警告称,恒生科技指数短期上涨过快,后续回调风险需警惕。

概念催化下,股价暴涨

2月19日,港股科技板块逆势上涨。恒生指数微跌0.14%,但恒生科技指数却上涨0.59%。半导体板块表现尤为强劲,其中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舜宇光学科技涨幅居前。

拉长周期来看,恒生科技指数自1月13日以来已狂飙一个多月,区间涨幅超过33%,领跑全球市场。

恒生科技本轮暴涨背后的推手是什么?逻辑上,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和阿里Qwen2.5-Max的惊艳表现被认为是强力催化剂。市场开始重新审视相关企业的“科技”属性。

国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弛指出,港股领跑全球权益市场,背后本质驱动力之一是港股“AI含量”高,且AI相关的科技类资产较A股更具辨识度。

相聚资本研究总监余晓畅表示,近期港股科技股表现突出,主要是Deepseek引发了对中国优质科技股的重估。然而,随着股价快速上涨,赔率降低,投资者或考虑兑现盈利。

内外资金热捧

除概念催化外,资金面上看,内外资涌入港股的势头强劲。外资主要配置相对估值折价较高的科技和消费行业。而内资也在加速流入港股科技板块,近三日以来,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累计已超400亿港元。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外资的投资逻辑正在变化,目前长期持有的信心较充足。同时,南向资金的流入也较为强劲,两类资金共同助推港股科技板块走高。

哪些因素推动内外资持续涌入港股?张毅分析称,一方面是国内资金“外溢”,另一方面是“海外压力”缓和。

未来走势如何?

以科技股为代表的港股近期涨势凶猛,未来走势如何?机构观点存在分歧。

有机构看好港股市场后续复苏趋势,认为当前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外资配置意愿回升。张毅也表示,港股市场仍具发展潜力,尤其是内地科技企业在硬科技领域的表现良好。

然而,也有机构持谨慎态度,认为虽然港股仍有空间,但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尤其是考虑到当前风险补偿已不高。

余晓畅强调,虽然港股投资价值显现,但在操作中仍需注意风控,尤其是短期涨幅过大后。张毅也指出,需客观看待港股科技板块近期涨幅,并考虑外部风险。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