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杠概念股火热,但离批量生产尚远
AI导读:
人形机器人领域新消息带动丝杠概念股火热,但相关上市公司大多未将人形机器人所用行星滚柱丝杠业务大规模应用,或仅小批量生产。尽管丝杠概念火热,但离批量生产尚远。
高歌猛进两日后,丝杠概念股集体“哑火”。2月21日,恒立液压(601100.SH)、长盛轴承(300718.SZ)、北特科技(603009.SH)、贝斯特(300580.SZ)股价虽继续上涨,但涨势已不如2月19日和20日那般抢眼,多股在19日涨停。此轮上涨源于人形机器人领域新消息,宇视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近日称,今年年底前,AI人形机器人将达新量级。丝杠作为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热度持续攀升,但相关上市公司大多并未将人形机器人所用行星滚柱丝杠业务大规模应用,或仅小批量生产。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企业,均表示行星滚柱丝杠处于送样阶段,未产生或仅少量产生收入。
丝杠概念股火热
王兴兴的言论让资本市场与人形机器人相关的概念股活跃起来,丝杠概念股也随之火爆。长盛轴承股价在2月17日便20CM涨停,随后几日继续上涨,5个交易日内涨幅达67.16%。其与宇树科技的合作正在推进,已签合作协议并取得订单,但合作产品收入在主营业务中占比低。恒立液压、双林股份、贝斯特等股价也大幅上涨。
丝杠起初并非为人形机器人而生,已在汽车制造、自动化生产线上有商业化应用。行星滚柱丝杠用于人形机器人,具有承载力强、稳定性高、定位精度高等优点,但研发和量产难度大,企业需长时间完成。相关上市公司多借轴承领域积累延伸到丝杠领域。
离批量生产尚远
尽管丝杠概念火热,但相关上市公司均未进行大批量生产,大多处于研发、送样阶段,少数有小批量生产。恒立液压表示,去年有小批量丝杠产品供货,但用于传统业务,非人形机器人领域。北特科技、双林股份也称行星滚柱丝杠处于送样阶段,未产生收入。长盛轴承和五洲新春实现了小批量生产,但收入占比较低。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