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提升,公共充电桩缺口扩大,企业加速布局充换电设施。蔚来、星星充电等企业推进私桩共享、县县通计划,解决充电问题。同时,特来电结束8年亏损,行业前景看好。

“前段时间,我们一家三口自驾从上海出发前往安徽黄山游玩。由于适逢春节假期,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很多充电站都需要排队,我便下高速按照导航指示找了最近的一个充电桩,没想到居然是无法使用的‘僵尸桩’。”2025年2月18日,家住上海市的陶明哲(化名)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说起这件烦心事。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充电设施总数增至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但公共充电设施占比不到三成,仅有346万台。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提升,公共充电桩缺口扩大,公共车桩比由2023年的7.49降至2024年的9.13,即9辆车共用1台公共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亟待解决。

此外,公共充电桩区域不平衡的问题依旧显著。中国充电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四川、北京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67.9%。

记者采访了解到,众多汽车充换电企业也看到了这些痛点。例如星星充电推进“私桩共享”模式,鼓励占比超七成的私人充电桩开放闲置时段实现资源共享,目前这一模式已盘活了数万个私人充电桩;蔚来则持续“攻坚”县县通,计划在2025年6月30日前实现全国充电县县通,2025年年末在全国27个省完成换电县县通。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着眼未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的趋势,需要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置和使用新能源汽车需求。

入局玩家增多

蔚来一直是车企自建充电网络的佼佼者,“加电”也成为公司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的口头禅。在李斌看来,车桩不匹配仍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据介绍,蔚来能源充电网络从建立之初就向全行业开放使用,已经服务超过200个汽车品牌用户,与20个品牌进行充电合作,实现了充电网络的互联互通,充电业务中超80%电量服务非蔚来用户。

蔚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7日,蔚来能源在全国建设换电站3107座,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964座,打通9纵9横14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连接全国超700座城市,充电桩25436根,接入第三方充电桩超1195000根。

2024年12月,极氪汽车方面宣布,极氪能源与特来电、国网江苏综能、奥联物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建800V超快充网络。

特来电目前是汽车充电桩领域第一大“龙头”,正悄然为各大车企“代工”充电站。除了与极氪展开合作,特来电还在2024年11月与华晨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成立的合资公司签署充电站销售与服务合同。

星星充电则是瞄准了私人充电桩,推出“私桩共享”模式,提升了充电便利性,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充电桩覆盖不足的区域。

加快推进县县通

“国内公共充电桩布局远好于欧美国家,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当前高速公路还有10%的服务区未覆盖,乡村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小于5%。”崔东树感慨道。

2024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2024—2026年将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力争实现充换电基础设施“乡乡全覆盖”。

2024年8月,蔚来正式发布加电县县通计划,计划在2025年6月30日前,实现全国充电县县通,覆盖全国除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外所有县级行政区。

据悉,为了加快实现县县通,蔚来还推出了加电合伙人计划,分别为“充电桩加盟、充换电站固定收益、充换电站保底+分成”3种合作方式,向全社会开放充换电站合作。

星星充电方面认为,当前中国城市充电网的布局已基本完善,应在城际地区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沿线、国道、省道等主要交通干道的充电设施建设。

“星星充电也正打造不同场景下的‘场景微电网’。积极响应‘县县通’政策号召,建设适合乡村、县域场景使用的充电设施。”星星充电相关负责人表示。

盈亏平衡有多远?

“星星充电新一代充电站的建设成本较初期已有所下降。”星星充电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与施耐德电气的合作,降低了单位产品的制造成本。

运营维护成本也有所下降。星星充电通过AI驱动的智能平台仅需1—2人即可高效覆盖充电网络。

蔚来还处于巨额亏损之中,但2025年似乎将是转折点。李斌表示,上海市的换电站已经基本接近盈利。蔚来换电站单站日均60单就能实现盈亏平衡。

最新数据显示,蔚来已建成3100座换电站,用户累计换电超过6400万次,日均换电8.7万次。每个换电站日均换电次数约为28次,蔚来换电业务仍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特来电则在2023年结束了长达8年的亏损。特来电母公司特锐德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普华永道中国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金军认为,电动车充换电可以应用在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中,未来可以在更广泛的能源网络中进行优化。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