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做市商队伍持续扩容,市场流动性显著提升
AI导读:
中国证监会核准上海证券北交所做市业务资格,北交所做市商队伍将扩容至21家。做市交易制度在提升市场流动性、平抑价格波动方面成效显著。多家券商积极申请做市业务资格,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上海证券申请的北交所做市业务资格近日获得核准,加上北交所已展业的18家做市商,以及此前获证监会核准的广发证券、财信证券,北交所做市商队伍将扩容至21家。北交所做市交易制度自2023年上线以来,在提升市场流动性、平抑价格波动方面成效显著。
做市业务是指符合条件的做市商按照监管规定和做市协议约定在交易中提供持续双向报价等流动性服务的业务。通过做市商向市场持续提供双向报价,在保持连续竞价交易价格发现速度快、成交及时性强等优势的同时,还能进一步缩小买卖价差、增加市场深度、平抑市场波动,并有助于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
2月8日,上海证券上市证券做市交易(限于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资格获得证监会核准,成为2025年内首家获得北交所做市业务资格的券商。截至目前,已有21家券商获得北交所做市业务资格,其中18家已开展北交所做市交易。同时,渤海证券、西南证券、开源证券、首创证券等多家券商的北交所做市资格申请也已获得证监会的反馈意见。
除了上述券商,还有更多券商在积极申请北交所做市业务资格。2024年以来,包括国联证券、长城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已通过内部审议,积极推进做市业务资格申请。随着做市商队伍的持续扩容,北交所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预计将进一步提升。
在已开展做市业务的券商中,国金证券为60只北交所股票提供做市服务,数量领先。中信证券、国投证券分别以56只、51只股票做市紧随其后。银河证券、兴业证券等券商也在积极布局,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做市业务情况已成为北交所对券商执业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2025年1月,北交所和全国股转公司发布了2024年度证券公司执业质量评价结果,其中中信建投、国投证券等20家证券公司被评为一档。这一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了证券公司在北交所、新三板市场的业务开展情况。
随着北交所做市商扩容的稳步推进,多家券商已完成北交所做市交易业务评估测试,为市场提供更多流动性支持。未来,北交所将继续优化做市交易制度,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