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多家券商机构召开春季策略会,普遍看好2025年科技和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特别是算力及AI技术应用端。逆周期调节政策助力内需提振,科技创新引领投资新风向,成长风格或成为市场结构性行情的关键因素。

  券商机构春季策略会正在陆续召开。截至目前,已有华福证券、开源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等券商机构召开了春季策略会,并发布了相关策略。总体来看,机构普遍认为,2025年将延续积极的政策基调,推动经济周期的供需再平衡,企业盈利增速也有望改善。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驱动的“转型牛”行情备受瞩目。机构普遍看好科技、消费等领域的投资机会,特别是算力及AI技术的应用端。

  逆周期调节助力内需提振

  多家机构在春季策略中表示,预计将有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加强逆周期调节,推动内需提振和消费恢复。同时,产业政策将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孕育和发展。

  “2025年全球经济复苏分化,中国宏观经济韧性犹存,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开源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何宁在春季策略会上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提出适时降准降息、提高赤字率,预计2025年将实施宽货币、宽财政政策,降准降息或适时落地,财政有望扩张,消费政策也将加码。同时,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或迎来新一轮上行。

  国泰君安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黄汝南在春季策略会上提出了2025年宏观视角的三条投资主线,分别为新一轮AI科技竞赛、中国内外再平衡以及不确定性对冲。他认为,AI科技竞赛不会成为零和博弈,且科技竞赛主要集中在前两大经济体。同时,如果产业趋势尚未明朗,大国博弈还存在不确定性,那么黄金作为对冲不确定性的工具将更受欢迎。

  科技创新引领投资新风向

  海通证券表示,近期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体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强劲势头,这离不开我国科创政策的支持。民营企业座谈会也体现了决策层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结合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地方两会释放的产业政策信号,预计未来产业政策将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我国宏观环境具备培育科技巨头的条件,股市制度环境也为科技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联民生指出,市场化企业的收缩性经营开始分化,部分企业通过加大投资走向新的产业发展,部分企业通过改善分配促进消费。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内生性动能正在孕育。

  成长风格主导市场结构性行情

  在宏观经济持续提振的背景下,机构对权益市场展望积极。科技龙头重估和产业趋势上行将支撑A股估值持续修复,而成长风格或成为市场结构性行情的关键因素。

  国泰君安策略首席分析师方奕表示,中国股市“转型牛”的条件正在形成。经历长时间调整,中国资产的悲观预期已出清,为股市估值反弹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三支箭”正在形成,经济政策的思路符合市场预期。

  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韦冀星认为,2025年国内要素呈现三大变化:从低通胀到温和通胀、从经济低预期到经济超预期、从风格极致到风格分散。应坚定政策信心,财政重心在“扩大内需”,货币端“宽信用”重于“宽货币”。下一阶段,市场主导的核心驱动力将从政策博弈转向基本面,建议从AI+赋能、化债缓解下的消费、成本改善驱动、业绩超预期四个维度挖掘基本面预期差。

  中银证券表示,当前市场仍处于上行过程中,成长风格处于三年大级别占优的起点,2025年成长风格或将成为市场结构性行情的关键因素。

  聚焦科技和消费领域

  机构建议关注科技和消费领域的投资机会。科技板块的产业逻辑兑现成为焦点,包括AI应用和算力等细分领域。经济复苏和政策催化下的消费板块也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中信证券认为,未来市场将更加聚焦明确的产业逻辑兑现,纯主题板块的可持续性有限。DeepSeek的部署和应用以及阿里巴巴CAPEX超预期意味着国产AI已从映射和主题阶段迈向真正的产业趋势,建议关注国产算力链、AI应用和端侧AI等主线。

  申万宏源表示,国内AI有望演绎多年的产业趋势行情,期间需关注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领涨方向切换。

  天风证券指出,根据经济复苏与市场流动性,投资主线可降维为科技AI+、消费股估值修复和消费分层复苏以及低估红利的崛起。在当前消费板块低估值、利率下行和政策催化下,复苏周期抬头,对消费过分悲观反而存在风险。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