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退市频发,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成关键
AI导读:
2025年多家上市公司因市值低于规定金额进入退市倒计时。市值退市是市场自发净化机制,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上市公司需加强市值管理,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注重运营质效,提高合规意识,避免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
进入2025年,已有数家上市公司因触及市值退市标准而停牌,步入退市倒计时阶段。
不同于其他强制退市情况,市值退市是市场自我净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机制。规则显示,若上市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每日收盘总市值均低于规定值,则将触发市值退市。这一过程相当于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直接将风险公司和劣质公司清除出市场,有助于净化市场生态、加速新陈代谢,进而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市值退市为上市公司设定了一条明确的市值底线,做好市值管理因此成为所有上市公司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管理不善,轻者会导致股价下跌、市值缩水,重者甚至会被迫退出资本市场。因此,从“管理”与“运营”两方面入手,加强市值管理已成为上市公司的必修课。
提升管理水平是关键。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业绩提升、市值增长的重要动力。一方面,需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架构,确保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各司其职,促进公司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可靠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要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充分利用回购、分红等市值管理工具,积极组织业绩说明会、投资者交流会等活动,拉近与投资者的距离,强化投资者回报。
注重运营质效同样重要。一些企业基本面恶化,早已埋下退市的隐患,大多已失去持续盈利能力。显然,市值高是“果”,企业运营良好才是“因”。只有经营好企业,才能从根本上管理好市值。上市公司需明确战略定位,深耕主营业务,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提升盈利能力和治理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做好价值传递,充分利用并购重组、增持回购、股权激励等资本市场工具,合理反映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市场认可度。
合规运营是市值管理的基石。在加强市值管理的同时,上市公司必须提高合规意识,严禁以市值管理之名行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之实。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强调依法严惩“伪市值管理”,在“零容忍”政策下,任何试图通过花式资本操作或“财务洗澡”来美化市值的行为都将面临严惩。
市值退市案例频发,既是教训也是警示:企业上市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只有持续稳健经营、不断优化公司治理、推动市值稳步攀升,才能赢得市场信任和投资者青睐,成为资本市场的常青树。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