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香港证监会建议提高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期货及期权合约持仓限额,旨在增强香港金融市场竞争力。香港交易所2024年业绩创历史新高,市场成交量显著回升。

香港证监会,有新举措!

2月27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证监会)发文,建议将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期货及期权合约的现有持仓限额,分别提高50%、108%及43%。香港证监会表示,这将使香港衍生工具市场跟上主要股票指数的市值及其成份股的成交量在过去数年的增长,同时不会对市场带来额外风险,此举有望增强香港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二级市场上,受资金获利的影响,香港股市27日冲高回落,恒生指数盘中一度冲上24000点,收盘时下跌0.29%报23718点;恒生科技指数盘中一度涨超2%,最终收跌1.22%。年初以来,恒生指数累计涨幅超过18%,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过31%。

值得关注的是,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27日披露了2024年全年业绩。数据显示,2024年,香港交易所收入及股东应占溢利均创出历史新高。

来看详细报道!

香港证监会最新发声

2月27日,香港证监会发文称,为紧贴市场发展,香港证监会建议提高以香港三大股票指数为基础的交易所买卖衍生工具的持仓限额,当天就建议展开咨询。

为便利市场参与者对冲风险,有关建议会将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期货及期权合约的现有持仓限额,分别提高50%、108%及43%至15000、25000及30000份对冲指定资产价格转变风险的持仓。

香港的持仓限额制度设立于1999年,目的是提高市场透明度,防止大额持仓影响市场稳定。多年来,香港证监会定期检讨持仓限额制度,确保其紧贴市场发展。

此次香港证监会讨论提升持仓限额的背景是,香港股市在过去10年大幅增长,大型上市公司数目不断增加。数据显示,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的市值分别上升了约60%和250%,其成份股的平均每日成交额也分别上升了约160%和300%。

香港证监会认为,持仓限额过低可能会阻碍市场的对冲及交易活动,因此有必要提升相关指数衍生工具的持仓限额。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强调,相信有关建议在提升香港金融市场竞争力与维持稳健的监管框架之间取得了平衡。

香港大力优化金融市场

近来,香港证券监管部门不断推出制度优化政策,以期在多方面多角度活跃港股市场。

例如2月21日,港交所宣布优化费率,股票交收费结构将调整至与交易金额挂钩,于2025年6月生效。此次调整将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利好港股交易活跃。

2月26日,香港证监会发文称,支持香港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提出的措施,将进一步推动香港证券及衍生工具市场。

香港证监会对于香港交易所正积极筹备开通“科企专线”感到鼓舞,将就该专线的运作与香港交易所紧密合作并提供支持。

香港证监会亦将与香港交易所和其他持份者就进一步优化上市制度密切合作。

香港交易所收入及净利创新高

2024年以来,香港股市探底回升,市场成交量显著回升,香港交易所成为主要受益者之一。

2月27日,香港交易所披露了2024年全年业绩。数据显示,2024年香港交易所收入及其他收益为223.74亿港元,同比上升9%;股东应占溢利为130.50亿港元,同比上升10%,均创历史新高。

香港交易所表示,旗下现货、衍生产品、交易所买卖产品(ETP)及沪深港通市场均创下新成交纪录。债券通北向通的成交金额及投资者数目也继续创新高。

2024年,香港继续是全球最活跃的新股集资市场之一,一共迎来71只新股上市,总集资额达880亿元。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香港交易所在2024年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旗下市场成交量屡创新高,充分展现香港市场的活力与韧性。

近日,里昂发表报告称,相信IPO复苏和南向资金流入将成为港交所今年的两大基本面动力。投行摩根士丹利也将港交所目标价上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