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小米新品发布会未亮相AI眼镜,但AI眼镜已成为大厂公认新赛道。预计2030年AR眼镜出货量将超3000万,2025年全球AI眼镜销量预计达550万台。AI+AR眼镜面临技术、市场挑战,用户教育普及需时间。

  财联社2月28日讯(记者王碧微)2月27日晚间,小米新品发布会如约而至。然而,备受期待的小米AI眼镜并未在此次发布会上亮相。此前,市场频传小米AI眼镜将于2月发布。

  “对于小米2月发布AI眼镜的预期,我并未抱有希望。自去年7月小米开始投入研发以来,预计最早也要到今年6月才能见到这款产品。”维深WellsennXR创始人何万城向财联社记者透露。AI眼镜已成为大厂们公认的新赛道,小米、百度、华为等大厂纷纷入局。

  多位受访者表示,当前的AI眼镜更像是AI+AR眼镜的过渡产品。视涯科技市场总监何逸指出:“市面上的AI眼镜大多不具备显示功能,但未来AI眼镜与AR眼镜的结合将是必然趋势。”TrendForce集邦科技预计,2030年AR眼镜出货量将超过3000万。

  产业链密集布局AI+AR眼镜

  在2月18日的杭州市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祝铭明佩戴其公司自研的Rokid AI+AR眼镜完成了一场脱稿演讲,这是AR眼镜首次出现在政府报告中。随着祝铭明的演讲视频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AI+AR眼镜赛道备受瞩目,相关概念股在二级市场也受到热捧,如灵伴科技的合作伙伴蓝思科技(300433.SZ),其股价年内累计涨幅已超30%,市值增长近500亿元。

  Rokid眼镜的出圈不仅展示了AI+AR眼镜可能给生活带来的变革,也激发了市场研究机构与产业链企业对这一赛道的热情。小米新品发布会前夕,市场盛传小米将发布AI智能眼镜。

  对于小米AI眼镜的真正发布时间,何万城认为或将在今年6月之后。亿道信息(001314.SZ)旗下亿境虚拟现实总经理石庆表示:“小米AI眼镜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AI眼镜在国内市场的普及与认知。”

  未来,AI眼镜可能会分为两类:一类是类似VisionPro的沉浸式设备,另一类是更轻便、接近日常光学眼镜的设备。随着显示技术和AI大模型的结合,AI眼镜的体验将越来越好,未来将在多个领域找到应用场景。

  根据Wellsenn报告,2025年全球AI眼镜销量预计达到550万台,同比增长135%。IDC预测,至2030年全球AI眼镜市场规模或突破3000亿美元。根据浙商证券研究所梳理的信息,2025年至2026年,除小米外,预计将有至少11款品牌的AI眼镜产品面世。

  在这场“大战”中,小米、华为等大厂凭借技术、渠道及生态优势,有望成为主流产品。石庆表示:“眼镜AI化、信息化的市场空间巨大,市场将迎来阶段性‘百花齐放’的增长。”

  AI眼镜面临诸多挑战

  虽然AI与AR眼镜的讨论日渐增多,但二者间的区别仍较为模糊。多位受访者表示,显示功能是目前区分AI眼镜和AR眼镜的关键。未来,AI眼镜与AR眼镜的结合将是必然趋势。

  然而,AI+AR眼镜现阶段仍面临技术、市场与政策层面的诸多挑战。作为一种全新形态的智能设备,AI+AR眼镜的功能与使用场景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尚属陌生。用户教育的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难以实现爆发式增长。

  在软件层面,如何将AI能力与眼镜硬件无缝结合,打造流畅、智能的用户体验,是当前AI+AR眼镜发展的一大瓶颈。此外,硬件体验亦是该行业大规模放量的障碍。重量与佩戴感是AI+AR眼镜用户体验的核心痛点,散热与续航的平衡问题同样棘手。

  理想的XR设备需要具备高PPI、宽色域、高亮度及低功耗等特点。针对AI+AR的最佳显示技术,产业内尚未达成共识。视涯科技采用Micro OLED技术,而TrendForce集邦科技资深研究副总经理邱宇彬则认为,未来基LED技术将成为主流。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