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发布四大行动计划,引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AI导读:
3月3日,深圳发布四大行动计划,聚焦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设及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此举旨在引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智能硬件产品集群。
3月3日,深圳市正式发布四大“行动计划”,聚焦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设以及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此举标志着深圳在人工智能2.0阶段,展现出引领全球的决心。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可持续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吴海峰博士指出,深圳的政策密集出台,旨在将人工智能从2维拓展至3维层面,依托本土大型企业如比亚迪、华为等,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通过政策、场景、资金等多方合力,引领潮流。
行业专家也表示,深圳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打造人工智能高地,为科技和产业创新提供支撑。
深圳:聚焦终端应用,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
《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提出,到2026年,深圳将建成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产业规模达8000亿元以上,力争突破1万亿元,推出50款以上爆款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并在智能制造、智慧金融等领域打造60个以上应用场景。
重点品类涵盖人工智能手机、计算机、大模型一体机等,任务包括加快发展端侧大模型、提升基础软硬件水平等。
突破核心技术,抢占具身智能机器人制高点
《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深圳将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AI芯片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国际领先的产业生态。高盛研究显示,人形机器人市场将迅速增长,到2035年可能释放38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规模。
深圳本土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优必选已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探索群体智能进化,为智能制造提供新范式。
赋能城市发展,建设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提出,到2026年,深圳将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智能硬件产品集群,产业规模年均增长超20%,推出10个以上创新孵化器,加快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深圳已汇聚26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持续布局创新载体,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将在政策、场景、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
培育创新主体,打造瞪羚独角兽企业沃土
《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累计培育瞪羚企业1000家、独角兽企业80家,构建梯度培育库,完善“精准识别—梯度培育—生态赋能”体系。
深圳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全球前列,得益于城市的创新品质、创投基础和产业基因。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