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等呼吁加强AI换脸法规监管,防范深度伪造风险
AI导读:
近期,雷军等公众人物对AI深度伪造技术带来的困扰表示担忧,并纷纷建言加强监管。他们呼吁加快立法进程,强化行业自律,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同时,短视频平台也在积极应对,提升识别能力,对疑似AI生成内容进行标注并受理用户举报。
AI在带来便利性的同时,其深度伪造技术也为公众人物带来了诸多困扰。近期,雷军、靳东等公众人物纷纷对此建言,呼吁加强监管。
据人民日报消息,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靳东在政协小组讨论上回应了AI换脸导致的诈骗问题。他表示,一些喜爱他影视剧的观众被AI换脸视频骗得很惨,性质非常恶劣,希望能建立更好的规则来防范此类诈骗。
不仅是演员,企业家也深受其害。从去年国庆节开始,短视频平台上涌现了大量AI生成的“雷军”发言视频,这些荒诞不经的内容给雷军和小米公司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伤害。
对此,雷军在今年两会期间建议加快单行法立法进程,强化行业自律共治,压实平台企业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加大普法宣传的广度力度,增强民众的警惕性和鉴别力。
短视频平台也在积极应对深度伪造问题。某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提倡创作者在发布相关内容时使用“作者声明”功能对AI生成内容进行标注,并禁止发布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内容。用户如发现相关违法违规内容,可通过举报入口进行举报。
另一平台则借助AIGC识别模型等技术主动检测内容是否为AI生成,并对疑似AI生成的内容进行标注,提醒用户谨慎甄别。同时,该平台禁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发布违背科学常识、弄虚作假、造谣传谣的内容。
代表、委员共议“AI换脸拟声”治理,雷军提出多项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AI换脸拟声”技术的滥用已成为违法侵权行为的重灾区,易引发侵犯肖像权、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及诈骗等犯罪行为。他建议加快单行法立法进程,强化行业自律,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他建议加快出台人工智能深度合成内容标识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惩罚制度,加强技术标准和管理,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形成有效监管。
专家:建章立制、技术反制应对AI风险
瑞莱智慧联合创始人萧子豪:AI伪造内容越来越逼真且多元,如何用人类智慧驾驭人工智能,趋利避害地使用技术,是AI时代的重要课题。
数据治理与成果转化法律专家杨逢柱:他分析了AI合成名人音频和视频进行虚假宣传和诈骗事件频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监管和技术层面的建议。
平台企业谈如何用AI技术治理AI深度伪造
腾讯云天御风控技术专家:他提出应依靠技术、平台以及法律法规共同发力来遏制AI技术滥用于深度伪造,如加快顶层立法、要求AI生成内容添加水印或标识等。
多家平台也表示正在不断提升识别能力,对疑似AI生成内容进行标注,并受理用户举报,严格处罚违规行为。
(文章来源:新京报,关键词:AI换脸、雷军、深度伪造、法规监管)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