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3月9日,4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5家拟派发现金超过10亿元,分红趋向常态化。专家建议投资者关注分红比例与公司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匹配情况。

  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度业绩披露季来临。据数据统计,截至3月9日,已有4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从进度来看,43家公司的利润分配预案已获董事会决议通过,2家公司则已实施了利润分配方案。

  从公布的拟派发现金总额来看,在这45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公司拟派发的现金超过10亿元,分别是44.19亿元、29.51亿元、16.13亿元、13亿元和10.93亿元。而从年度现金分红比例来看,有12家上市公司的年度现金分红比例超过了50%。

  除了派发现金红利外,中科星图、石家庄科林电气、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中科星图测控等上市公司还宣布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份,分别为每10股转增4.9股、4.8股、4.8股和4股。

  关于现金分红方案的合理性,多家上市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在追求高质量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与全体股东共享公司经营发展成果,提高股东回报,以增强投资者信心。本次现金分红方案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增强分红的持续性和可预期性,进一步提振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同时,也有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现金分红方案是在确保公司正常经营和长远发展的前提下提出的,不会造成公司流动资金短缺,具有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

  例如,有上市公司公告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偿债能力良好,且暂无大额资本开支计划。一方面,渠道销售模式已成为公司主要销售模式,零售渠道业务占比逐步提升,经营净现金流持续改善,现金流入部分能够覆盖公司短期负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1.47倍、1.65倍、1.41倍,速动比率分别为1.26倍、1.33倍、1.30倍,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6.22%、43.90%、43.39%。另一方面,公司除日常原材料采购及业务拓展支出外,没有大额原材料储备计划和大额资本开支计划,因此,方案的实施不会对公司偿债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也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此外,从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来看,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在过去12个月内,公司未使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且未来12个月内也没有计划使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丁臻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预案,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分红比例与公司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的匹配情况。同时,还应关注股息率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异以及分红的持续性。对于分红异常高的公司,投资者应核查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及质押情况,以防范潜在风险。”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指出:“一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代表企业盈利能力,净利润代表企业赚了多少钱,而股息支付率则代表上市公司分红的意愿。投资者需要关注这三个方面的数据。一家企业有盈利能力才能保障长期分红,一家企业能赚钱才能分红,一家企业要有意愿分红,公司赚的钱才能到投资人口袋。”

  自去年以来,监管层将提高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作为重要抓手,推动上市公司强化投资者回报,积极实施一年多次分红等举措,使得A股上市公司分红趋向常态化。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市场现象,反映了资本市场正在从“融资市”向“投资市”转型。这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以及响应监管政策的引导。

  田利辉建议:“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上市公司的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便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和分享上市公司的经营成果。同时,投资者也应透过分红表象,结合业绩基本面、股东动机、现金流质量等因素综合判断预案的合理性。”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